绥民住宅以窑洞为主,房屋很少。窑洞有石窑、砖窑和土窑三种类型。石窑的面石如用錾子凿成细纹叫“出面”石窑,只用手锤子敲四正的叫“锤子活”石窑。石窑和砖窑的大小一般为窑口宽1丈、高1.1丈,窑深2.5丈。窑内壁有用麦秸泥抹面的,有用白灰抹面的。土窑在胶土(粘性土)山上挖成,有的接石口有的不接石口。接石口土窑即在土窑口接3尺至5尺的石头口。土窑比石窑稍小,土质以坚韧为好,窑内顶部多用湿柳椽上箍。土窑的特点是冬暖、夏凉、春秋温和,造价很低。石窑、砖窑城镇较多,土窑主要在农村。
建国前,穷人的住宅基本是土窑,不少家户还需赁窑居住。富户的住宅多为石、砖窑及瓦房,住宅形状以四方院居多。四方院建筑,正面3孔或5孔石窑或砖窑,叫正窑;两侧各3孔厢窑或3间厢房;大门居中,门内有影壁墙(屏风墙),门两侧或砌墙或倒坐窑房。正窑居中者为中窑,中窑的门在中间。正窑为3孔时,中窑则与或左或右的另1孔窑以过洞相通,即为一进一开,叫做“前后窑”,中窑为前窑,后窑只安窗不安门;正窑为5孔时,中窑则与左右两孔 窑相通,即为一进二开。绥民睡烧火土炕,很少用床,中窑的炕在窑掌叫“掌炕”;后窑的炕靠窗,叫“窗前炕”。单个窑的门偏开,炕在门侧靠窗处,叫“门前炕”。门由两片(叫两扇)组成,窗多为小方格,也有其他图形的。
住宅中的土炕与灶相连,炕内有通烟火的炕洞。天冷时,住宿与做饭在一起;天热时,有空窑房者在空窑房做饭,无空窑房者在院内砌炉灶(叫春锅)做饭。炕上铺高粱秆皮编的席子,席上铺毛毡,穷人铺山羊毛毡(叫沙毡),富户铺绵羊毛毡(叫绵毡)或山羊绒毡(叫绒毡),另有绒毯。穷人铺褥子的很少,被子一般是染成红色的土布被面,内装棉花;富户的被褥则有印花土布或绸缎,内装棉花或驼毛。穷户窑内摆上几只平箱已算不错;中等户人家多摆一对红油漆顶箱(方形,中上方开小门,也叫门箱),中间放置夹柜(形同条桌,下部开门,上部有两抽屉);富家顶箱上有描金箱,另有大立柜、水柜(高低与桌差不多,柜平面的两端向内卷回),柜上多摆穿衣镜、插花瓶、自鸣钟等,炕上放炕桌,炕壁油漆2尺左右高的炕围。
建国后,绥民的住居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,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变化更大。
其一,有了住宅楼。建国前,绥德楼房很少,供居住的基本没有。建国后,城镇的楼房逐渐增多,除了机关、学校、商店、饭店等占用外,一些单位修建了家属住宅楼,一些居民购买了住宅楼套间,也有少数居民修建了小型的两层住宅楼。
其二,城镇砖窑增多,农村石窑增多。城镇不少机关单位与房产公司多靠山修建一层层的砖窑(也有石窑)供家属与居民居住,有的在砖或石窑上又起一层“砖薄壳”,个人则多在原住宅院内修建“砖薄壳”。农村建窑更多,主要是石窑,也有少数“砖薄壳”。
其三,旧窑多为门前炕,为其明亮;新窑多为掌炕,不少家户改旧窑门前炕为掌炕,为便于摆设立柜、沙发等家具,也有的窑内不用炕,睡床。
其四,窑内的装饰变化很大。五十到六十年代,多数家户摆起了红漆顶箱,炕上铺上了线单子或棉花毯。七十年代后期,大立柜、五斗橱、高低柜、写字台、收音机、自鸣钟兴时。八十年代初,收录机、电视机、沙发和沙发床、洗衣机逐渐增多,不久,组合家具开始进入家户。炕或床上都铺上了腈纶毯或毛毯。个别住楼房的家户,屋顶安装了天花板和吊灯,墙壁贴了瓷砖,地面铺了地瓷砖,安装了自备暖气,睡的席梦思,用的电冰箱。另外,不少家户在院内和花盆内栽了各种鲜花,鱼缸内养起了金鱼。农村家户的装饰不及城镇的新颖、雅致,不过一些专业户的装饰已赶上了城镇水平。
建国后,由于人民生活不断提高,人们对住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,加之人口增长过快,至今城镇住宅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。
编辑:秦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