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朝末年到民国中期,士、商、地富身着长袍马褂,夏单、冬棉、春秋夹,有绸缎和布料之分。头戴礼帽或“瓜壳”(瓜牙帽),也有绸、布之分。男人脚穿“片瓦鞋”(细帆布软帮面,布或皮底)或“牛鼻子鞋”(鞋头至鞋口有两条棱,如牛鼻子);女人穿“凸凸鞋”(鞋面刺花,鞋底后跟安木托,行走有声),冬季均穿布棉鞋或毡窝鞋。袜子均为布袜,冬季为棉布袜,男人多有裹脚布。男、女多戴手镯(银镯或玉镯)、戒指(多为金戒指),妇女都戴耳环(金环或银环)。1928年县官宋祖铎提倡穿短服,并亲自带头,此后长袍马褂逐渐减少。冬季,短服外多披外套(即大衣),春秋,有人在裤外另套一便裤,叫“套裤”。
平民百姓穿短服,夏单、冬棉、春秋夹(棉袄和夹袄均为右衽),土布缝成,夏季多为白色或鱼白色,春秋冬则染成蓝、黑、灰色。衣扣用布绳绾成扣眼和扣纥相扣。男人系布腰带,妇女系腰裙。冬季男人多披老羊皮袄。鞋为“遍纳鞋”(鞋底用麻绳、鞋帮用丝线纳得很坚实的布鞋),初为端底,即不分左右鞋,后来分左右,叫“格柳底”。农村男子多用一块方布(叫包巾)裹头,民国初年始用毛巾裹头,叫“拢手巾”(绥民称毛巾为手巾),拢头手巾即民歌中唱的“三道道蓝”的羊肚子手巾(因手巾两边各有3道蓝线)。夏季,出门或下地劳动多戴白布大沿圆帽或草帽;冬季,老汉们多戴毡帽,耳戴耳套。城镇平民春夏秋多戴“瓜壳”,冬季则戴“四喜棉帽”或“火车头帽”(都有两片护耳)。少数妇女戴手镯或戒指及耳环。
无论贫富男女老幼,皆在贴胸腹处系一块红布兜肚,叫“肚肚(dú du)。五六岁以下的孩子都在胸前上衣外系一块防涎水布,叫“牌牌”;屁股后遮一块防坐地潮湿的棉布毯,叫“屁帘”。
清朝时,男子留辫子,女子缠足。民国初开始剪辫、放足。男子剃光头蓄短发;妇女留长发,老婆则梳发髻、罩黑纱网,冬季戴黑壳帽,发髻外露;小孩在脑门上留一片头发,叫“锁锁”,后眼脖(即脑后颈脖底凹之处)留一撮头发,叫“眨眼毛”。
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,盛行八角帽、带耳棉帽和“八大块”上衣(用八片布缝成),以灰色居多。部分男青年喜欢腰束皮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