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三秦游网>>民俗风情>>正文

绥德县服饰习俗

2012-5-18 14:46:51  来源:三秦游综合  点击: 次  进入论坛
游遍西安,出行必备!《2012陕西年票》加《忒色西安》共计:105元 【点这里淘宝购买

    清朝末年到民国中期,士、商、地富身着长袍马褂,夏单、冬棉、春秋夹,有绸缎和布料之分。头戴礼帽或“瓜壳”(瓜牙帽),也有绸、布之分。男人脚穿“片瓦鞋”(细帆布软帮面,布或皮底)或“牛鼻子鞋”(鞋头至鞋口有两条棱,如牛鼻子);女人穿“凸凸鞋”(鞋面刺花,鞋底后跟安木托,行走有声),冬季均穿布棉鞋或毡窝鞋。袜子均为布袜,冬季为棉布袜,男人多有裹脚布。男、女多戴手镯(银镯或玉镯)、戒指(多为金戒指),妇女都戴耳环(金环或银环)。1928年县官宋祖铎提倡穿短服,并亲自带头,此后长袍马褂逐渐减少。冬季,短服外多披外套(即大衣),春秋,有人在裤外另套一便裤,叫“套裤”。
    平民百姓穿短服,夏单、冬棉、春秋夹(棉袄和夹袄均为右衽),土布缝成,夏季多为白色或鱼白色,春秋冬则染成蓝、黑、灰色。衣扣用布绳绾成扣眼和扣纥相扣。男人系布腰带,妇女系腰裙。冬季男人多披老羊皮袄。鞋为“遍纳鞋”(鞋底用麻绳、鞋帮用丝线纳得很坚实的布鞋),初为端底,即不分左右鞋,后来分左右,叫“格柳底”。农村男子多用一块方布(叫包巾)裹头,民国初年始用毛巾裹头,叫“拢手巾”(绥民称毛巾为手巾),拢头手巾即民歌中唱的“三道道蓝”的羊肚子手巾(因手巾两边各有3道蓝线)。夏季,出门或下地劳动多戴白布大沿圆帽或草帽;冬季,老汉们多戴毡帽,耳戴耳套。城镇平民春夏秋多戴“瓜壳”,冬季则戴“四喜棉帽”或“火车头帽”(都有两片护耳)。少数妇女戴手镯或戒指及耳环。
    无论贫富男女老幼,皆在贴胸腹处系一块红布兜肚,叫“肚肚(dú du)。五六岁以下的孩子都在胸前上衣外系一块防涎水布,叫“牌牌”;屁股后遮一块防坐地潮湿的棉布毯,叫“屁帘”。
    清朝时,男子留辫子,女子缠足。民国初开始剪辫、放足。男子剃光头蓄短发;妇女留长发,老婆则梳发髻、罩黑纱网,冬季戴黑壳帽,发髻外露;小孩在脑门上留一片头发,叫“锁锁”,后眼脖(即脑后颈脖底凹之处)留一撮头发,叫“眨眼毛”。
   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,盛行八角帽、带耳棉帽和“八大块”上衣(用八片布缝成),以灰色居多。部分男青年喜欢腰束皮带。


    建国后,绥民的服饰变化很快。布料,五十年代士布、卡机、华达呢逐渐代替了土布,以条绒、平绒最为时髦,而土布只用作棉、夹衣里子,不久也被淘汰。六十年代末涤卡、凡立丁、涤确凉兴时。七十年代涤纶、呢纶、中长纤维上市。八十年代初毛料、呢绒走俏,近年来,一些轻柔淡雅美观的棉布和化纤织品为不少年轻人喜爱。式样,随时而变,凡西安等大城市出现的时装,很快就在绥德城镇上市,如:五十年代的列宁装、宽腿裤;六十年代的 四明兜上衣、窄腿裤;七十年代的中山装、军装;八十年代的牛仔裤、羽绒衣、运动服及各式毛呢衣,尤其是女服中的蝙蝠式、连带式及旗袍腰裙等。不过时装主要在年轻人中流行,老年人还基本是七十年代服装。
    线衣、绒衣、毛衣从六十年代开始流行,八十年代毛衣更盛行,县城不少年轻人冬季不穿棉衣,而是内毛衣、外呢大衣。
    鞋以布鞋为主。六十年代中期出现了塑料底布鞋和塑料凉鞋,很快普及。皮鞋八十年代逐渐增多,主要在城镇中、青年中流行,女青年以高跟为时髦。穿运动鞋的主要是青少年。雨天多穿雨鞋或胶鞋。
    袜子在五十和六十年代主要是线袜,七十年代后基本为腈纶丝袜,夏季年轻妇女穿旗袍高跟鞋时多配着长筒丝袜。
    五十年代开始,男人中的中青年留分头,多数不戴帽,少数戴圆顶帽;老年人少数留背头,多数还是剃头蓄短发,戴布料瓜壳衬帽或白卫生帽;儿童留小平头,冬季戴有耳棉帽,近年来多戴绒线帽。八十年代中期,年轻妇女开始烫宸,不少城镇男青年留起了长发,年轻妇女也开始用美容膏美容。手镯、戒指、耳环建国后逐渐淘汰,八十年代中期又逐渐盛行起来。至于手表,目前在中青年中已基本普及,多数老年人也配戴,手表中的电子表逐渐增多。八十年代末,不少城镇青年穿上了西装革履。


编辑:秦人
相关链接
 
三秦概况 | 网站简介 | 联系我们 | 网站投稿 | 友情链接 | 意见反馈 | 信息纠错 | 推广合作 | 合作伙伴
Copyright@2010-2012 三秦游网(陕西文化旅游网)
WWW.SANQINYOU.COM
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