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督教(也称耶稣教)于清末宣统元年(1909)由英国浸礼会所属差会派遣传教士来绥德城设堂传教。教堂门匾为“救世堂”。1913年3月,美国公理会接收了英国浸理会教堂,设总会于山西省汾阳,绥德成为陕北的中心区会。1921年8月,在四十里铺中砭设教堂,1922年4月,又在义合镇设教堂,其余乡镇皆设堂会。1933年,县城教会门匾换成了“中华基督教”。
基督教信奉上帝及耶稣,宣扬博爱。县城教堂先后兼办过平民学校、红十字医院、妇女识字班、夏令儿童学校、难童教养院等。但由于教会旨在搞帝国主义文化侵略,所以引起爱国民众的强烈反对。1925年,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(今绥师)的共产党组织积极发动群众,建立“陕北非基同盟仑”,开展非基斗争。该年的圣诞节时,县城举行了盛大的非基示威游行,学生们上街讲演,并到教堂门外高呼口号,揭露教会的罪行。这次斗争使绥德县的基督教从此一蹶不振。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,教会在各乡镇的堂会全部撤销,只存县城、四十里铺镇和义合镇3处教堂,教徒人数也大大减少。据1936年6月27日绥德县政府呈报陕西省民政厅的报表统计,县城教堂有教徒57人(男38人,女19人),义合教堂有教徒35人(男20人,女15人),四十里铺教堂仅有主管1人,无教徒。1942年教堂全部停办,1944年县城教堂有过短期恢复,不久便停止活动。
建国后,1980年“中国基督教协会”成立,与“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”一起本着爱国、爱教和三自(自治、自养、自传)的方针,组织和发展基督教。绥德县有20多名信教人士也于1982年组建“绥德县基督教三自筹委会”,推选主任、副主任各1名,开展了简单的活动。1989年改名为“绥德县基督教三自爱委会”,会员发展到50人。他们没有教堂,在教友家做礼拜,礼拜的活动主要是读经。
编辑:秦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