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涧城镇居民日食2餐,农民农忙3餐,农闲2餐,匠工一天3顿。农村用餐,一般摆一小木盘或搪瓷盘,盛饭后或坐炕头、石床,或蹲地下、门台,或聚于畔甚至邻家。婚丧喜庆设宴用方、圆高桌或低炕桌,一席6、7、8人不等,通常为10人。用餐时遇熟人,让曰“吃饭来”,答曰“一样”;俗话说:“吃饭不让人,吃了肚子疼。”吃捞饭时,先铲一小块置于旁,方可盛饭,据说元代数村驻一鞑王,每家第一勺(铲)饭必留于他,此俗建国后消失。民间以长面、饸饹等象征挽留、长寿,常用于待客及生日。客至吃饺子有送客之嫌,生日忌食捞饭和饺子。油糕象征高升、高贵,婚丧庆典和春节必备。60年代前,正月初一、初五、初十、十四、十五、十六、十八、二十三、月尽,农村忌食米豆等所谓“囫囵的”,但初一开禁,全月不忌。
主食 清涧为杂粮产区,主食花样繁多,农家尤最。以食料分,有米食、面食和杂食数类。米食如黍饭、饭(高粱儿、钱钱)、钱钱饭(小米、钱钱、豇豆)、甜米饭(小米;中稠)、干饭(小米或大米)、蒸饭、捞饭(小米、大米或高粱米)、焖饭、瓜儿饭(糯糜米、小米或高粱米,老南瓜)、肉丁子饭(小米,猪肉或羊肉)、和饭和米汤(小米或大米,加杂豆更佳)。面食食料为白面、荞面、杂面、豆面、黑面(杂料)、红面(高粱面)等,花样有长面、长杂面、撅面(扯面)、揪片儿、面棋棋(棋子)、面叶子、削面、炸酱面、饸饹、抿夹儿、擦节儿(用礤床将面团擦入锅)、拨锅儿(半糊状面团置于菜刀,用筷子拨入沸水锅)、疙瘩(拌汤)、搅团(水围城;荞面、红面或玉米面)、圪饦儿、扁食(多以肉泥以及胡萝卜或白萝卜丝为馅)等等。
以作法而论,主食又可分为煮、蒸、摊、烙、炸等数种。煮食上已列举;蒸食如白馍、黑馍(杂粮加工或小麦面粗罗)、黄馍馍、红面馍、玉米馍、两面馍、包枣馍、花卷、金银卷(白面、米面)、窝窝、拐拐(豌豆或杂粮面所作的长条形食物)、黄儿、包子、角儿([jiér];一种长角形大蒸饺)、素糕、枣糕、连皮糕(糯糜等直接加工糕面)、软黍糕、西米糕、麻渣糕、洋芋窟来[lǎi]、洋芋摸摸;摊食如涮饼、黄煎(摊黄儿);烙食如饼子、烙[lào]饼(一种多层油饼)、芝麻饼、油旋(多层小圆饼)、火烧儿、枣角子;炸食如油糕、油糕角儿、油忽揽儿(一种中间开孔的小油炸饼)、油馍馍。食料加工前炒制的有黄炒面(糯糜)、枣炒面、糠炒面、软黍炒面、西米炒面。
风味小吃 主要风味小吃有:(1)韭合儿。一种夹馅圆饼。馅为鲜嫩韭段(三月韭最佳)、猪肉丁、豆腐块或炒鸡子佐以调料。面用温开水和好后,擀成铜钱薄厚、碗口大小的饼皮,摊进馅,将双层皮边捏合,或烙或炸,油而不腻,香美可口。(2)煎饼。煎饼历史悠久。早在元代,王祯就在《农书》卷七中说:荞麦“治去皮壳,磨而成面,摊作煎饼,配蒜而食”。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谷一·荞麦》中亦有类似记载。今一般作法为荞麦去皮成糁,浸泡后石碾压碎,搓成糊状,细罗过滤,用文火摊烙成白如雪、韧如丝、薄如纸、大如碗的圆饼。凉开水配米醋、蒜泥、姜面为汤,醮食之,还可卷进豆腐干、猪头肉等,清凉适口,别有风味。(3)麻汤饭。榨大麻油后留下的油汤,同高粱米、小米、红豆以及少量白菜股、咸葱共煮,熟后调适量食盐。其味奇特,食之不厌。常言道:“麻汤饭,憋憨憨。”
本县饭食(食料),烹作(加工)有方,其特色有:(1)一料多变。仅高粱的吃法就有饭、黍饭、捞饭、蒸馍、拐拐、饸饹、面条、擦节儿、和饭等。(2)多料配制。高粱米配以钱钱、红豆、豇豆等,煮成黍饭,香美爽口,为解渴消暑之美食。(3)粗粮细作。豌豆、小麦各半磨成面,加适量沙蒿面,擀切成薄如纸、细如丝、长数尺的长杂面,配以臊子汤,为喜庆、待客之上品。和好的荞麦面切成指头形小块,拇指在另一手心搓成蜗牛状薄卷煮食,称之荞面圪饦儿,辅以羊肉、白菜、豆腐汤,即成倍受青睐的乡土食品。民歌道:“荞面圪饦羊腥汤,死死活活相跟上。”(4)粮菜结合。如洋芋丝、豆角小段、榆钱、槐花、苦菜或一般菜叶等分别拌面粉蒸食,谓之窟来。
副食 在很长时间内,县民、尤其是农民,吃粮多,吃菜少(荒年较多),肉、蛋、奶则更少。80年代以来,肉、蛋有增,城镇尤著。但全年食肉仍集中在第一季度,特别是春节前后。
肉类以猪、羊为主,鸡、兔偶食。不饲菜牛,农民忌杀耕牛,故牛肉极少。牛胃被推为佳食,有“牛肚驴板肠(大肠)”之说。少数人猎取鸽子、石鸡、雉鸡等。本地崇尚鸽肉,谚云:“半斤猪肉不顶四两鸽肉”。不食鱼之习渐变。除食疗外,多不吃狗肉,有“狗肉不上抬秤”之谚。
猪肉除作炖肉、烧肉、排骨、丸子等外,还用来炒菜、做饺子馅。羊肉有熬(煮)羊肉、清蒸羊肉、手把羊肉(不剔骨)等吃法,亦作丸子、饺馅。按传统烹制方式,“猪不辣,羊不酱”,二者的主要佐料分别为大料、花椒。有“好厨子一把盐”之训,故菜肴一般较咸。
蛋类以鸡子为主,鸭蛋极少。食法有炒、跌(荷包蛋)、蒸、煮、腌等数种,近年试制松花蛋。因奶畜少,不习惯,牛、羊奶主用于小儿、病人和产妇。
境内传统席面有:(1)两盘儿。亦称盘子饭。即将两大碟小炒猪(或羊)肉置于桌上或盘内。(2)五簋。5碗肉菜。(3)八碗。一席8碗菜。炖肉、烧肉、酥鸡、丸子加4碗菜或粉汤,为软八碗(又称水漂席),加4碗肉名硬八碗。5碗肉菜,又称五花。八碗吃完后,继加炖肉,直至人人满足,谓之添席。(4)八仙庆寿。八碗增1碗八宝饭。(5)十三花。八碗再加1菜4汤,有时亦称九簋十三花。(6)二十四件。肉、菜、汤共计24样。80年代以来,城镇宴席多上炒菜,12、14、16碟不等,农村仍以八碗为主。
蔬菜咸制,极为普遍,计有白菜、萝卜、胡萝卜、蔓菁、菊芋、甜瓜、茄子、豆角、辣椒、芫荽、韭菜和大葱等。
调料 本县民间调料极其丰富,有油、盐、酱、醋、辣椒、葱丝、蒜泥和芝麻盐等数十种。地椒煮羊肉,清香异常,旧志有载,包入花卷,别具情味。摘蒙儿花在沸油中爆炸后,可作上等调味品。
饮料 原有白酒、黄酒(一种米酒),建国后增加甜酒、汽水和果子露等。90年代以来,饮用白酒、啤酒之风极盛,高橙等已成城镇重要饮料之一。
饮酒时忌说酒完,而说“起”。待客喝酒,菜为双数(昔日待吹鼓手只上1菜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