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起县农民生活
2012-5-14 14:31:21 来源:三秦游综合 点击:
次
进入论坛
解放前的吴旗是个穷苦地方。山大沟深,人烟稀少,交通极为不便,经济、文化落后。由于官府的苛捐杂税及地主、豪强的残酷盘剥,广大农民群众虽终年受尽牛马之苦,却不得温饱,人民生活十分困苦。清同治年间(1862~1874),统治阶级挑起民族矛盾,宁夏回民发动起义,战争连年不绝,波及了吴旗全部地区,致使广大吴旗农民流离失所,十室九空。191 1年辛亥革命以后,虽然推翻了封建统治,但由于帝国主义侵略,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,三座大山压在人民头上,国民党反动派对人民的压迫更是变本加厉,反动官僚与封建势力勾结一起,造成连年军阀混战,吴旗地区的老百姓一直处在水深火热之中,民国17年(1928),吴旗发生鼠灾,被迫逃荒者占40%左右,饿死者无数。当时绝大多数贫苦农民缺少土地、耕牛,缺衣少食。土地和牲畜约80%以上都掌握在少数地富手中。地主恶霸张廷芝一家就占有1500多亩川台地,地租少则四六分,多则六四分,高利贷月利高达100%。
民国23年(1934),刘志丹领导广大人民群众,创建红色革命政权,并组织群众打土豪,斗地主,进行分田废债运动,贫苦雇农和少地农民全部分到了土地和部分财产,尊定了翻身求解放的基础。民国31年(1942)吴旗县人民民主政府成立,全县划6个区,33个乡,先后进行了减租、减息(有部分乡尚未解放属游击区)土地革命运动。很快,全县土地问题得到解决。当时,陕甘宁边区政府为了打破国民党对边区的经济封锁,号召大搞生产自给运动,农民开始在自己的土地上获取生活所需。1943年,全县粮食总产达1962.47万公斤,人均有粮530公斤,基本上达到了“耕二余一”的要求。由于自然条件限制,粮食作物多以杂粮(荞麦、糜子、谷子、玉米、豆类)为主,间有少量小麦。农民在农忙季节一日三餐,一年四季备有干粮(以燕麦炒面为主)。蔬菜以洋芋为主,秋季各家各户均腌酸白菜2~3缸备冬季食用。春节期间,一般农户都杀猪宰羊,自宰自食,余者用盐腌在缸内,作平时食用。
1949年全国解放后,在党的各项农业政策指引下,农民生活日新月异,从互助组到初级社,粮食连年喜获丰收,家家有余粮。从此农民再也不受他人剥削,走上了当家作主的幸福大道。1956年冬,普遍成立了高级农业合作社,废除了几千年来土地私有制度和个体经营方式。正当广大农民安居乐业时,1958年在“鼓足干劲,力争上游,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”总路线提出后,由于急躁冒进,迅速掀起了“大跃进”高潮,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一哄而起。农村普遍建立了以队为单位的所谓吃饭不要钱的“公共食堂”,砸烂了小锅灶,大刮“共产风”,使农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。
1960年遭到严重自然灾害,粮食歉收,全县粮食总产仅1370万公斤,人均口粮只有123.7公斤,出现了“低标准、瓜菜代”的艰苦岁月。当年全县共吃返销粮1 15万公斤。虽经受了严酷的饥饿威胁,但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,很快渡过了困难时期。从1961~1966年,经过5年多的恢复和发展,加强了农业战线,调整了农业政策,1965年全县粮食总产达1935万公斤,人均有粮300公斤,农民生活有了改善。
十年“文化大革命”动乱中,因无休止的政治斗争,特别是“农业学大寨”运动以“阶级斗争为纲”的经验推广之后,到处抓“阶级敌人”,树立“敢斗”典型,结果斗乱了班子,斗散了人心;在生产上违背了自然规律,在大搞所谓“割资本主义尾巴”的“左”的错误影响下,取消自留地,限制自留树,取消集市贸易,否定商品经济,搞“穷过渡”,虽然搞了一些农田水利建设,但经济呆滞,粮食徘徊不前,农民生活困难,人均口粮每年平均180公斤左右。为了解决群众生活问题,党和政府给本县调拨了大量返销口粮,1967~1973年,省政府共给农村供应返销粮1281万公斤,平均每年183万公斤,每人平均55.5公斤。由于生活上的困难,一些农民只得背井离乡谋生,1971年,五谷城公社苗庄科大队瓦窑台生产队共88人,有80%的人迁往甘肃省二家川定居。
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,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生产责任制的落实,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充分调动了起来,生产形势飞速变化,群众收入连年增加,1984年全县粮食总产4970万公斤,人均550公斤,人均经济收入190元。1985年农民存款达207万元,人均存款22.82元,比1962年增长61倍,比1978年增长4倍,比1982年增长1.7倍,
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,农民开始向富裕方向发展,衣着从花色、款式逐渐讲究起来,手表、收音机在农村青年中基本普及,录音机、洗衣机、电视机逐步进入农民家庭。据周湾、长城、吴旗镇、洛源四个通电的乡镇统计,1989年底农民家庭有电视机600余台,洛源乡袁沟村共35户,其中33户有了电视机。
编辑:秦人
相关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