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塞县饮食习俗
2012-4-26 22:55:59 来源:三秦游综合 点击:
次
进入论坛
80年代前,安塞民众以食小米为主,兼食其它杂粮。后以面粉和小米相互食用为多。20世纪70年代,因强调高产量杂粮作物种植多,则以玉米、高粱为主。餐数:农村在农忙时日三餐,家闲为两餐;部分机关在70年代末逐渐改两餐为三餐。80年代除少数单位外,已习惯每日三餐;早餐以稀饭、馍为主,农村则以食窝窝头或粘饭较为普遍;午餐以小米或黄米干饭、馍、饼子、面条为主;80年代初,机关市民以食大米饭居多;晚餐,农村大多食米、面或杂面条。80年代,由于作物种植品种不再作硬性规定,高粱、玉米种植面积减少,即便种植,均作饲料,又因大米、白面大量运进,主食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,大米、白面已作为普通食粮而不再稀罕,且花样日渐增多。主食品种有:小米干饭、黄米干饭、大米蒸饭、软糜子窝窝、米糕、粘饭、稀饭、黄米馍、洋芋卜拉等。其中尤以面食居多,有蒸馍、包子、花卷、烙饼、油炸饼、面条、面片、剁荞面、杂面、拌汤(俗称拌圪塔)、荞面搅团、饸饹、饺子(扁食)、圪坨、凉粉、碗坨、麻花、馃馅等。菜肴有:白菜、莲花白、洋芋丝、萝卜、豆角等。农村多为大烩菜,冬季则以腌酸白菜、腌萝卜、熬西红柿、豆芽、盐干菜为主。80年代末,因交通便利、市场开放,蔬菜种类增多,气候温和地区的蒜苗、芹菜、包心大白菜、菜花、韭菜等在冬季也可食到。运、储新鲜蔬菜渐为当地干部群众所接受。副食品种渐由单调的传统的品种而改变为讲究色、味、型及主副食搭配和花样变换。在节假日,饮用酿制的稠米酒、清酒(黄酒)及本地酒坊酿的烧酒。进入80年代,城乡多喝白酒、啤酒、葡萄酒和易拉罐饮料,稠米酒、清酒已成招待贵客的稀罕物。安塞民间在夏天习惯饮绿豆汤。现茶叶已进入农家,但不讲究水质,不论青茶、花茶均可,尤喜花茶。调味品主要为小麻油、黄芥油、羊油、猪油、酱油、盐、辣子、葱、姜、花椒、茴香、蒜、芫荽等。味精、五香粉渐被群众使用。烹调方法以蒸、炒、烩、炖、熬、炸为主,也有凉拌。
安塞在婚丧喜庆时,盛行“摆八碗”,即“四荤四素”。八碗还有软、硬之分。硬八碗也称“手扽八碗”(八人一桌,每人一碗)。
近年来,安塞风行酒菜与饭菜。一般酒菜六道或八道,饭菜八道(俗称“上下八”),另加一个汤。家中偶遇亲朋好友,或逢年过节也做几道菜,摆上酒,宴请一番。羊肉、鸡肉、鱼肉、鸡蛋已成为高档菜。喝酒喝到客人喝好为度,不强行劝酒,酒后即上饺子或其他饭食。汤,多为酸辣汤、蛋汤、肉丝汤、三鲜汤;农村多饮小米汤。
安塞民众的主要饭食特点,吃菜和吃饭分量相近。有时甚至尽吃肉或以肉为主,而主食为副。喜食咸而不喜甜,不重花色,油足为上。
编辑:秦人
相关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