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传统节日
春节
农历正月初一,俗称过年,辛亥革命以来称为春节。建国后,正式定名为春节。
春节习俗,历代一直是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。
旧社会,时入腊月开始忙年,人们赶集上会,备办年货;拆洗被褥,打扫屋舍。
腊月初五吃五豆饭,初八吃腊八粥和腊八面。二十三日送灶神,吃灶饦、灶糖。月尽(除夕),家家户户贴春联、门神画,窗上贴窗花,室内贴新年画,敲锣打鼓,喜迎年节。晚上,阖家团聚,捏馄饨,包饺子,鸣放鞭炮;邻里间相互串门叙家常,乃至深夜,俗称“坐三十”、“守年”。
正月初一过新年,人们竞相早起,争放头声炮,争挑头担水。黎明,煮馄饨、饺子,敬神、祭祖,排辈跪拜。长辈并给下辈馈赠压岁钱。后为巷院之间拜年。在巷道里碰见长者作揖或鞠躬,同辈们互相拱手祝贺。
初二至初五,亲友间相互拜年祝贺,礼品以馄饨馍为重,主人对客人设宴招待。洛河以南讲究四盘一砂锅,洛河以北讲究四盘一火锅。
建国后,春节习俗改革较著。破除封建迷信,树立新风尚,50年代逐渐已不祭神,进而祭祖从简,拜年磕头者甚少。其扫舍、贴春联、吃馄饨饺子,敲锣打鼓、鸣放鞭炮等俗尚盛。不少村组成业余剧团、社火队,唱“家戏”、扭秧歌、踩高跷、跑竹马等。除此,各级政府组织军民联欢,给烈、军属送春联,慰问五保户、困难户。近年还走访离、退休老干部,召开会议表彰文明村,给五好家庭、双文明户发奖挂牌,节日气氛一新。
元宵节
正月十五,古称上元节,今称元宵节或灯节,俗称“小年下(ha)”。
节日前,娘家要给出嫁女送鹣鹣馍。鹣鹣馍必须成双成对,意示夫妇比翼高飞,同偕到老。视送鹣为追往标志。新婚首年,兼带送灯、手电筒等,主家设宴招待。除此,舅舅家还给童年外甥及外甥女送花灯笼。
节日清晨,人们鸣放鞭炮,有的敬神祭祖。十四到十六日,大搞民间文艺活动,白天踩高跷、抬芯子、耍血故事;晚上家家户户门前高悬红灯,孩童打着各式花灯聚笑巷头,幼者父母扶携打灯取兴,街巷灯火通明,俗曰赛灯。赛灯连续三个晚上,十四日试灯,十五日正灯,十六日烘灯。建国后,城乡“社火会”年有增加,个别村社火还进县城表演。县、乡节日举办社火调演活动、游艺会以及放焰火等。
节日餐食,吃元宵,喝油茶。油茶模糊,喷香可口,人们说:“油茶泡鹣鹣,越吃越喜欢。”
端阳节
农历五月初五为端阳节,又称端午或端五节。古时,五月常疫病蔓延,故称“恶月”,乃形成度节避邪除疾之习俗。传说爱国诗人屈原这天投江而死,以此节纪念之。
此日,未满周岁的小孩和母亲要到外婆家过节,俗称“躲午”。后改为娘家给女儿“送时节”,相传至今。礼品以甑糕为主。果以杏为主。新婚首年,娘家除送糕、果外,还要送竹门帘、凉席、香草包等。
节日门上插艾蒿,家人饮雄黄酒,并以雄黄酒涂鼻耳孔,以驱害虫。佩戴香草包,孩童手脚腕缠缚五色彩绳习俗甚盛。建国后,上述习俗渐淡。现时过节,人们重在改善生活或送亲友三糕(油糕、甑糕、绿豆糕)和粽子。
中秋节
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,又称团圆节。
此节,历代祭月甚盛。节日,外出者尽量返归。夜,月升,户户置香案于庭院,献月饼、水果、焚香拜月。拜后,阖家团聚,边吃边赏月。乡邻亲友互送月饼、糖饦饦、水果等,以表欢庆。商界以此日为财神爷生日,大敬之。建国后,祭神活动已废,其它尚存。
重阳节
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。古时,以九代表阳数,故九月九日称重阳,亦叫“重九”。九与久同音,寓长久吉利意。
旧时,人们为了禳祸求福,重阳结伴出游登高,文人赋诗抒怀;民间,饮菊花酒,戴茱萸囊,食“重阳糕”。糕,用糖、枣、油、面而作。糕还要送出嫁之女,寓意步步高升。
建国后,登高者甚少,但送糕之俗较盛。娘家给出嫁女儿都要送糕,长久追往,一般持续“五服”(一服即一代意)。如不送糕,女儿就不拜年。此俗洛河以北地区较盛行。婚后首次送糕叫新节糕。糕,个头特别大,捏花甚是讲究。大糕两个,大如脸盆,圆形,糕座周围嵌有核桃、枣,上插老虎头、各样面花,称曰“老虎糕”。此糕系送给女婿的,示意威武英俊;上插石榴头的称曰“石榴糕”,此糕系送给女儿的,示意生儿育女。小糕四个,叫作引糕。除糕馍外,还送些柿子。以后历年再送,仅送两对小糕。
腊八节
农历腊月初八日为腊八节。早喝腊八粥,午吃腊八面。粥用米、豆、枣合煮而成。面,面片切成柳叶形,烩以萝卜、粉条、豆腐、猪肉丁等。腊八面除人吃外,还要喂鸡。传说鸡吃后就开始下蛋。腊八面臊子一般做的较多,可连吃数日,俗语:“腊八臊子吃几天,离离拉拉二十三”(意思是吃到腊月二十三日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