孝敬老人,爱护儿童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。家庭和睦,是促进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。在本县人民中,这方面涌现出了不少动人事迹。
胜似亲女的好媳妇——何春侠,张桥镇人。家有丈夫、4个孩子和年过八旬的老婆母。婆婆长期患糖尿病,生活不能自理。春侠给婆婆端吃端喝,搀扶出入,九年如一日。一次老人便秘,她就用手轻轻地把粪便掏出,解除了老人痛苦,老人称赞她胜过亲生的女儿。
照顾爷爷的好孙媳——王会芳,家住南社乡解放村。她结婚后,婆家有3个爷爷,都年逾八旬。公婆在外工作,照管3个老人和全部家务都由会芳一人承担。生活困难缺粮时,她自己吃粗粮,省下细粮给老人。对老人的衣食住行关照无微不至,整整14年,从不叫苦喊累。1985年她四爷病重瘫在炕上,她为老人倒屎倒尿、换衣、擦澡,并想方设法使老人吃到可口的饭菜。四爷感动地对人说:“我一辈子无儿无女,却遇上比亲生儿女还好的孙子媳妇”。在两个文明建设中,会芳一家多次被评为“五好家庭”。
孝媳、贤妻的阿嫂——张月娥,城关乡尖角村枣林合作社人。家中有公公、丈夫,一个弟弟、一个妹妹、孩子和她共9人。她过门的前一年,婆婆患病去世,留下4个妹妹,大的14岁,小的不满周岁,还有一个傻弟弟。月娥怜爱弟妹,尊敬公公,体贴丈夫,全家团结和睦。傻弟弟吃饭,她一口一口地喂,身上脏了她给洗。外出走失,她四处打听,多方找回。手冻烂了,她想法疗治。有一次弟弟患急性肝炎,全家人都认为无救了。月娥却不死心,经过20多天的精心护理治疗,终于痊愈。村里人夸“月娥真是个慈母娘娘”。年复一年,几个妹妹相继长大,出嫁时,她都像母亲一样准备嫁妆。生了孩子,她备礼物看月子,伺候到满月。乡亲们纷纷称赞她是“嫂嫂当娘,不是亲娘胜亲娘”。
长春乡女教师杨引贤,“一不图名,二不图利,三不图享受”,一心爱上残废军人陈继岗。两人结婚后,互相照应,勤俭持家,生下两个宝宝,全家幸福美满。杨引贤情操高尚,曾受到省、地、县多次表彰奖励。
编辑:秦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