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里故城 《史记·六国表》载:晋文侯十六年伐秦筑元里。元里故城在今县城南15里之交道乡元里村。
王官故城 《括地志》载:王官城在县西北60里。《左传》“秦伐晋,取王官”即此。《元和郡县志》、《太平寰宇记》、明《陕西通志》、历代《澄城县志》均有记载。经考查,今县西北60里的善化乡居安村西600米处,有王官城遗址。遗址西靠玉泉观,南临小河,北边是小驴沟,东西长约350米,南北宽约75米高出地面3—5米。
南郊故城 《括地志》载:澄城县西北10里有南郊故城,又有西郊、北郊,即孟明伐晋所取。城址已不可考。
新城故城 《太平寰宇记》载:文公四年,晋伐秦围邧,新城即是此也。明《澄城县志》载:新城在澄城县东北20里,遗址已不可考。
北徵故城 《太平寰宇记》载:徵城在县西南22里,即左氏文公十年,秦伐晋取北徵是也。汉以为徵县,属冯翊,今俗名避难堡。明《同州府志》载:澄城县西南25里有北徵城,今名避难堡。
汉徵县故城 《太平寰宇记》载:汉徵县故城在县西南22里。明《同州府志》载:澄城县西南25里有北徵城,汉置徵县于此。县图,汉县城在县西南,今基址尚存。
魏澄城郡故城 《元和郡县志》载:后魏太武七年,分合阳县,置澄城县,又于县址置澄城郡。
三门县故城 《地形志》载:三门县真君七年置。明《陕西通志》载:三门废县在澄城县西北30里,今三门村即其故址。
阳苑城及衙城故城 《地形志》载:三门县有阳苑城、衙城。二城今皆无可考。
长宁县故城 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载:武德三年析置长宁县,贞观八年省。明《澄城县志》载:长宁县城在今县西北40里之长宁河南,今故址犹存。经考查,今县城西北40里长宁河南岸之洛城村西,有长宁县故城遗址。
澄城县城 清乾隆《澄城县志》载:后魏时建,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皆因之。后魏时,周三里有奇,高二丈五尺,筑池深一丈三尺,建筑莫知所始。正统、景泰、弘治相继增修。嘉靖丙午边事猖獗,知县徐效贤奉檄筑凿,高深倍昔。戊申乃重修四城门,知县郑光溥又改建北门。己酉,又建四郭门,各有记。时南门未就,知县敖佐继成之。崇正癸酉,知县王选于城头增土三尺,兼开垛堞。癸未、乙酉间圯。至清顺治五年,知县姚钦明重修,始开水门。
淤泥故城 城址在县城西北65里之冯原镇孙堡村西北1500米处,东西长400米,南北宽200米,遗址高出地面140米,周围是断崖荒坡。从出土文物看,是战国时的古城遗址。
编辑:秦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