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陕西旅游年票一卡通介绍
《2012陕西旅游年票一卡通》包含98城市408家景区的强大阵容,一卡游遍全国。定价98元/张。 【点这里订购(支持邮寄)】【点这里淘宝购买
您现在的位置:三秦游网>>民俗风情>>正文

潼关县社会风俗

2012-2-12 12:09:59  来源:三秦游综合  点击: 次  进入论坛
| 更多
    元代以前,本志所涉及的内容无可考。明代,守军屯垦定居,移民迁徙而来,逐渐形成多民族共居之乡。宗教以佛教、道教传入较早,今基督教、伊斯兰教、佛教在一定范围有活动。本地方言,尽管地区差异较大,又统属汉族语系,即汉语中的北方话,属西北方言区的秦方言——关中方言。由于地处秦、晋、豫之交,方言中具有中原语、晋南语、以至湖北语等混合语音特色。风俗习惯,各民族之间有同有异:岁时节日,回族欢度“尔德节”、“古尔邦节”,基督教过“圣诞节”,而“春节”则是各族共同的节日。
    民情,自古“人崇尚气节,好文学,吏道清廉,服饰整洁,士不入肆馆,丧葬从厚,婚嫁不论财礼,勤俭朴实,男耕女织,各务其业。民不善商贾,不喜外出,慎终追远,祭祀鬼神,男尊女卑”。住宅建房多为土木结构,系堂、室、房两檐滴水式的建筑。1840年鸦片战争后,西方文化传入,特别是1919年新文化运动的影响,动摇了古风陋习。女子入学,男女同学,剪辫、放足,服式多样,破除迷信等新风尚兴起。后因军阀割据,外敌入侵,致使吸毒、赌博、买卖婚姻,一夫多妻、求神问卜,宿娼嫖妓等恶风陋习终未彻底革除。建国后,实行土地改革,耕者有其田;废除一夫多妻制,实行婚姻自主;取缔反动会道门,破除迷信;禁止种烟吸毒;教育妓女从良就业;推行互助合作,实现男女同工同酬。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发展,人民群众勤劳节俭,礼貌待人,邻里相助,敬老爱幼,尊婆爱媳,尊师重教,道不拾遗,夜不闭户等新风尚逐渐形成。“文革”开始,在“打倒一切,全面内战”中,使逐渐形成的民间新风尚遭到严重破坏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经过拨乱反正,正本清源,县委、县政府组织群众开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,创建文明家庭、文明村、镇、文明单位等活动,民间勤劳喜耕,好学善商,尊师重教,和睦团结,无私奉献,开拓创新,拼搏向上的富有时代特点的社会主义新风尚正在形成和发展。

编辑:秦人
相关链接
三秦影像
更多
 
最近更新
 
图文阅读
 
陕西景点
 
陕西美食
 
陕西特产
 
三秦概况 | 网站简介 | 联系我们 | 网站投稿 | 友情链接 | 意见反馈 | 信息纠错 | 推广合作 | 合作伙伴
Copyright@2010-2011 三秦游网(陕西文化旅游网) WWW.SANQINYOU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.
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:
三秦游群①:3532197   三秦游群②:24288209
三秦游群③:81817349  三秦游群④:70760386
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:
三秦游群⑤: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:146721821
三秦游群⑦: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:146722047
联系/合作电话: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