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县农作物分为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两大类,类型结构具有明显的自然经济的特点,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变化。个体经济时期(1949~1954年),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面积的92.56%,经济作物占7.44%;合作化时期(1955~1957年),粮食作物下降为90.72%,经济作物上升到9.28%;“大跃进”时期(1958~1960年)粮食作物降为88.15%,经济作物上升到11.85%;国民经济调整时期(1961~1965年),粮食作物增加为90.42%,经济作物降为9.58%;“文革”初期(1966~1971年)粮食作物继续上升为92.20%,经济作物继续下降到7.80%;“农业学大寨”期间(1972~1978年),粮食作物呈下降趋势,年均占87.32%,经济作物占12.68%,其中1973年至1974年大力推广草田轮作,绿肥面积增加,粮食作物略减。农村经济改革时期,经过产业结构调整,农作物类型结构基本合理。据1980年统计,粮食作物占87.97%,经济作物占12.03%,到1989年粮食作物占85.4%,经济作物占14.6%。1995年,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面积的85.6%,经济作物占13.4%,其它农作物占1%。
第一节 粮食作物
一、品种结构
本县粮食作物有荞麦、谷子、糜子、小麦、黑麦、燕麦、玉米、高粱、水稻、黄豆、黑豆、绿豆、蔓豆、豌豆、双青豆、小豆、绿滚豆、洋芋、红薯等近20种。
荞麦 本县传统粮食作物之一,种植历史悠久,是农民的主要食粮之一,全县各地均有种植,面积由南向北逐渐增大,1988年前约占粮食面积的16%左右,1988年后占到20%强;亩产平均50公斤左右,总产占粮食总产量的23.26%。本地品种有大荞麦、小荞麦和苦荞3个。1983年引进日本北海道荞麦,1985年引进榆林混选4号荞麦。
荞麦属短日照作物,适应性强,一般应选择光照充足,通风良好的山坡地种植。生长期80~90天,6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,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收获。荞麦种植的关键在于播种,一般为翻二种一(也有缺劳者只翻一次),用耩子开沟,将种子拌入肥中撒入犁沟,覆土6~9厘米,不用镇压,每亩下种4~5公斤,用农家肥400~500公斤作种肥。化肥普遍推广后,用化肥、农家肥混合作种肥,70年代末期开始用纯化肥作种肥,效果很好,现多数农民种荞麦只施化肥。荞麦苤芽软,顶土力弱,在播后2~3天内遇大雨地表板结时要及时疏松。田间管理较粗放,一般种后就等收割,近年也有锄草、防虫等简单管理。
谷子 传统粮食作物之一,耐旱,耐瘠薄,适应性强,全县各地均有种植,面积仅次于荞麦,居第二位。生长期140天左右,4月中、下旬播种,9月下旬成熟,平均亩产50公斤左右。“农业学大寨”期间,推广壶关种谷经验,采取“三洗一拌一闷”方法处理种子和“三间五定”的田间管理,改变了传统的栽培方式。1980年后推广水平沟种植法,亩产增至60~70公斤,山地梯田产量可达200公斤/亩,川水地亩产达400公斤。当地品种有大黄谷、杏根黄、干捞饭、临秋变、马疆绳、铁棒锤、刀把齐、等身齐、二旗线、酒谷等56个品种。建国后陆续引进大旗线、大红袍、九根齐、黄沙谷、竹叶青、长农1号、延谷1号、延谷2号、延谷3号、延谷4号、大同黄、晋汾69、边区1号、燕京811、231、611等16个品种。本县培育的延谷7号、延谷9号和晋汾69表现最优,为全县普遍种植的骨干品种。
糜子 传统粮食作物之一,播种面积略次于谷子,居第三位,分布于全县各地,南部多于北部,生长期110~120天,5月中旬播种,9月中、下旬成熟,山地平均亩产50公斤左右,川台地亩产150~200公斤。品种较混杂,当地品种有大红糜、紫齐头、牛尾黄、圪达穗、瓦灰糜、黑软糜、红软糜等23个品种,现多已混杂,品种难分。建国后引进有庆阳红、紫盖头、红糜子、靖边红、黄小糜、黄龙伞、黄龙行、小红糜、大黄糜等品种。
小麦 种植历史较悠久,分布于全县各地。1983年前,人均种植1亩左右,管理粗放,亩产平均只有30~40公斤。1984年实行产业结构调整,推广水平沟种植和“三肥垫底一炮轰”技术,人均种植面积增至1.5亩左右,平均亩产提高到60~70公斤。本地老品种有:老红麦、小红麦、黄麦、小黄麦、大白麦、红芒麦、白芒麦、小红芒、和尚头、红秃头、大铁山、春麦、莜麦等14个。建国后陆续引进乌克兰、甘麦8号、中苏68号、农大183号、农大311、延安3号、延安6号、延安11号、延安15号、东方红2号、77~125号、太原116、太原407等28个品种。还引进黑麦(洋麦),60年代和70年代种植较多,80年代全部淘汰。经多年比较,已形成以延安11号为骨干,搭配种植77—125、太原407、榆田8号等优良品种,土老品种基本淘汰。小麦播期,过去偏晚,民间有“白露前十天不早,后十天不迟”的农谚,现提前到“白露”前结束。
玉米 50年代中期以前,种植面积很小,品种只有当地小黄玉米、小白玉米两种,产量很低。1955~1959年,先后引进辽东白、金皇后和野鸡红,产量大大高出其它农作物,面积逐渐扩大。1966年引进“维尔156”杂交玉米新品种,由于当时栽培技术跟不上,优势不能充分发挥。自1971年起,推广“明沟窝播”,加大密度,杂交玉米的单产提高到400~500公斤,个别试验田块达到亩产800公斤,加上县革委会硬性规定增加高产作物面积,玉米种植面积由原1万余亩增加到3万多亩。品种全部实行杂交化,陆续引进陕单1号、武顶1号、武单早、陕玉661、郑单2号、郑单1号、157×158、太单11号、中单2号、户单1号、延单4号、丹玉13号、冀单3号等品种,其中维尔156产量最高,在70年代中期为骨干品种,因其易感大斑病,1977年后逐渐淘汰。中单2号、户单1号、丹玉13号适应性强、抗病、高产,已成为骨干品种。近年,小日月玉米作为经济作物在城镇附近有少量种植,五六月间玉米棒就可出卖,经济效益仅次于瓜菜。
高粱 50年代只作饲料用,面积在3000~5000亩间徘徊,1963年突破万亩,品种有圪达穗、牛蓑衣、红高粱、小老汉、丈青高粱等13个品种,因沿袭“高粱地里卧下牛”的稀植习惯,产量很低。1954年引进打锣锤,1971年引进平罗娃娃头和三尺三等优良常规品种,因耕作习惯未变,产量仍不高。1972年始推广杂交高粱,品种有晋杂5号、榆杂1号、反修10号,1973年面积增到1.4万亩,亩产增加到100公斤。1974年开始,陆续引进忻杂52号、原杂10号、忻杂7号良种,并强行扩大面积,一些社、队提出“实现川沟一片红”的口号,高粱面积增至3.5万亩,平均亩产210公斤。1975年面积达到5万亩,总产达到10725吨,占全县粮食总产量的29.8%。平均亩产达到215公斤,川水地平均亩产500公斤,丰产田块高达800公斤。高粱成了农民的口粮、牲畜饲料、贡献(征购)粮和集体储备粮的主要品种。生产责任制后,农民自主经营,高粱种植面积大减,1980~1989年,每年平均5016亩。
豆类 传统作物之一,当地品种有黄豆、黑豆、豌豆、蔓豆、绿豆、小豆等21个品种,引进品种有北京黄豆、晋原22号黑豆、双青豆、赤小豆、绿滚豆、大白豌豆、大麻豌豆、洋豌豆、白云豆、白银豆、山东红豆等。建国后至1973年,豆类作为耕畜饲料和人们副食品自产自用,年种植面积保持2万余亩,总产在900~1500吨之间。1974~1977年强调高产作物,面积降到万亩左右,总产降到600~900吨。责任制后,农民自主经营,豆类种植面积回升到2万多亩。1987年县委、县政府确定豆类为农村主导产业之一,制定了系列开发计划,豆类播种面积上升到3.16万亩,1989年达到5.27万亩,总产7267.5吨。1995年种植豆类30万亩,总产25500吨,产值5900万元,人均402元。
薯类 品种有洋芋和红薯。洋芋已有数百年种植历史,当地品种有紫皮洋芋、白皮洋芋、地爬爬和红苕洋芋。引进品种有四川洋芋、大白洋芋、白虎头、跃进、沙杂15号、九层楼、虎头、串地龙、丰收、同薯8号、克选6号、阳春白、金苹果、红眼窝、70—15—18等。1959年引进红薯,种植量很少。
建国以来,随着农业生产的逐步发展,粮食作物布局也在不断调整。个体经济时期,小麦种植面积占粮田总面积的16.62%,谷子占23.05%,糜子占22.7%,玉米、高粱占8.45%,荞麦占19.76%,豆类占5.03%,薯类占4.19%。合作化时期,小麦占14.21%,谷子占22.3%,糜子占24.15%,玉米、高粱占7.3%,荞麦占19.37%,豆类占7.28%,薯类占5.39%。三年大跃进时期,小麦占17.01%,糜谷占32.91%,玉米、高粱占7.26%,荞麦占23.75%,豆类占7.65%,薯类占11.40%。五年调整时期,小麦占16.53%,糜谷占41.13%,玉米、高粱占7.04%,荞麦占20.29%,豆类占6.91%,薯类占6.92%。“文革”初期,小麦占15.55%,糜谷占30.21%,玉米、高粱占16.55%,荞麦占21.36%,豆类占4.84%,薯类占9.8%。“农业学大寨”期间,高产作物(玉米、高粱)面积增加,初期以玉米为多,后期以高粱为多,传统的作物品种结构得到改变,小麦占25.08%,糜谷占25.5%,玉米、高粱占22.77%,荞麦占14.23%,豆类占4.69,薯类占7.73%。农村改革时期,粮食作物品种结构趋于合理,据1985年统计,小麦占22.72%,糜谷占33.81%,玉米、高粱占8.64%,荞麦占19%,豆类占7.58%,薯类占8.25%。1986年进一步调整农业内部结构,传统的糜子、谷子得到压缩,两麦(小麦、荞麦)面积扩大,油、豆、薯得到开发,到1989年,小麦占26.78%,荞麦占22%,糜谷占25.08%,玉米、高粱占4.72%,豆类占15.94%,薯类占5.23%,基本形成了以两麦为主,以糜谷、豆类为辅的合理结构。
二、粮食产量
1949年,全县粮食总产9890吨,人均261公斤;1995年,粮食总产达40461吨,人均402公斤,建国后的46年间,粮食总产量增长了3.09倍,人均生产粮只增长54.02%。
1949~1959年,年平均总产11750吨,人均300公斤。其中,一年大丰收,两年丰收,五年平收,两年歉收,一年重灾(注:以十年平均总产量为基数,年度总产高于平均总产30%以上为大丰收,高于10%以上为丰收;年度总产低于平均总产10%以下为歉收,低于30%为重灾;年度总产与平均总产增减不超过10%为平年。下同)。1960~1969年,年平均总产16840吨,比前十年平均总产增长43.32%;人均生产粮285公斤,比前十年减少5%。此期间大丰收1年,丰收2年,平收3年,歉收3年,重灾1年。
1970~1979年,年平均总产24550吨,比第二个十年间平均总产增长45.8%;人均生产粮年均324公斤,比第二个十年人均生产粮增长13.7%。此期间,大丰收2年,丰收1年,平收3年,歉收3年,重灾1年。
1980~1989年,年平均总产37120吨,比第三个十年平均总产增长51.2%;人均生产粮年均437公斤,比第三个十年人均生产粮增长34.88%。期间,大丰收2年,丰收2年,平收3年,重灾2年(其中1987年特大自然灾害,粮食总产在十年平均基数下降57.9%)。1990~1995年6年,年平均总产49760吨,比80年代年平均总产增长34.05%;年人均生产粮503公斤,比80年代人均生产粮增长15.18%。此期间,平收3年,重灾1年,1993年和1994年,连续2年丰收。
农业生态环境恶化,自然灾害频繁,是造成本县粮食产量不稳定的重要原因。建国后的前30年,平均10年1个重灾年,后16年平均每5年就出现1个重灾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