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三秦游网>>历史文化>>正文

吴堡县共产党领导下的县政府

2012-11-5 15:59:41  来源:三秦游综合  点击: 次  进入论坛
游遍西安,出行必备!《2012陕西年票》加《忒色西安》共计:105元 【点这里淘宝购买
县苏维埃政府(革命委员会)
    1934年11月3日(农历九月二十七日),在中共陕北特委委员张达志、吴堡县委书记慕生桂领导下,于本县后畔村创建了吴堡县第一个工农政权——吴堡县革命委员会。工农兵代表选举李庆玉(化名老杜,后叛变)任主席,丁茂义任副主席,薛克明、王高飞、霍云林为委员。下设财政委员会、粮食委员会、土地委员会、保卫委员会。
    财政委员会由霍云林任主任;粮食委员会由王高飞任主任;土地委员会由李选益任主任;保卫委员会由薛克明任主任。
    1935年元月20日(农历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十六日),在北区赵家山的山头上召开苏维埃代表会议,将吴堡县革命委员会改为吴堡县临时苏维埃政府。会议选举了丁茂义为主席,李保邦为副主席。薛克明、刘绍绪、李选益、王高飞、霍云林为政府委员。
    接着又在李常山村召开了一届一次委员会,研究了苏维埃政府的机构设置,下设1室1局11部,任命了各部室负责人:
    秘书室:冯治国任秘书(前畔村人,现为陕西省农业银行顾问)。
    保卫局:薛克明任局长(曾任青海省副省长,已逝世。见《人物志》)。
    军事部:霍明昌任部长(霍家山村人,1936年叛变,1952年镇反时处以死刑)。
    土地部:刘绍绪任部长(寺沟村人,已离休)。
    粮食部:王高飞任部长(牺牲)。
    教育部:冯维康任部长(冯家岔村人,后从事教学工作,已故)。
    青年部:寇步德任部长(现为农民,予以老红军待遇)。
    劳动部:霍云林任部长。
    赤少部:丁生杰任部长(丁家畔村人,现为离休干部)。
    贸易部:丁祺昌任部长(上新庄村人,现为离休干部)。
    财政部:王世摊任部长。
    内务部:冯维新任部长(冯家岔村人)。
    妇女部:白炳青任部长(清涧县人)。
    4月15日(农历三月十三日)在宋家坡召开会议,成立正式县苏维埃政府。是年冬,增设工农检察部,刘玉春任部长。又设裁判部,薛克明任部长。
    1936年,国民党向陕北苏区进行第四次军事大围剿,红军北上突围失利,只有少部分人员突围南下,原苏维埃政府解体。1937年7~8月间陕北省苏维埃政府委任刘佑仁为吴堡苏维埃政府主席,但只能在绥吴清边界活动。
    统战机构
    1937年下半年国共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,政权归国民党,共产党驻军,上级派来驻军代表4人,即慕生忠、惠碧海、李保邦、薛耀邦,慕名为民运部长,实为书记;惠名为8团政治部副主任,实为组织部长。李为宣传部长,薛为秘书。次年,又派李静波为军代表,实为政务负责人。同年12月,本县组织了河防委员会和抗敌后援会。河防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人,由8团团长文年生担任;副主任委员2人,慕生忠和民国县政府县长骆柏心担任。抗敌后援会设主任委员1人,8团政委帅荣担任,副主任委员2人,慕生忠、骆柏心担任;委员有王子崇(王鸿雄)、高荣卿(小学校长)。
    同年冬,为了打破对方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,成立了吴堡县合作社,边区政府拨棉花1000公斤,作为流动资金,开设织布厂。
    县民主政府
    1940年2月28日(农历正月二十一日),征得绥德警备区的同意,吴堡军民(717团负责,河防游击队配合)一举冲垮了驻在慕家崖专事磨擦的民国县政府,赶走了官兵。其人员大多潜逃于榆林国民党统治区。
    3月12日(农历二月初四日),在慕家塬村召开庆祝吴堡县民主政府成立大会,选举军代表张鹏图为县长。下设:秘书室:配秘书1人。一科(民政):耿如荣任科长,配科员1~2人。二科(财政):李丕仁任科长,配科员1~2人。三科(文教卫生):张涛任科长,配科员2~3人。保安科:栾定民任科长,负责治安保卫。司法处:县长兼处长,另配裁判员1人、书记员2人。保安大队:慕明君任大队长兼政委。不久,县政府增设第四科,王国宏任科长,负责经济建设。同年4月,保安大队改编成绥德警备区第二大队,7月奉调绥德西区老君殿一带驻防。以后,县政府设税务局,在绥德县石岔办公。
    1942年春冬两次进行简政,1943年2月,5个科并为两个科,民政、教育并为一科,财政、建设、粮站并为二科。秘书室撤销,只配政务秘书1人,事务秘书1人。1943年接管国民党邮政局。1947年12月将自卫军大队改为武装科。同年县联社并入贸易公司。1949年设监察委员会。1948年秋,将一科(民政科)、二科(财建科)分别分出三科、四科,即成为民政、财政、文教、建设四个科。
    县人民政府(人民委员会、革命委员会)
    1949年10月1日,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。1950年12月吴堡县政府命为吴堡县人民政府,政府设县长、副县长,下设秘书室、民政科、财政科、文教科、建设科、公安科、武装科,并增设粮食科、恢复供销合作社联合社(政企合一)。
    1951年秋,将武装科改为武装部,归军队建制。1952年成立人民银行县支行。1953年增设工商科,改邮政局为邮电局。1954年7月增设统计科、交通科。1955年秋,县人民政府改名为县人民委员会。
    同年全国实行兵役制,县武装部改为县兵役局;秘书室改名办公室。
    1956年6月,撤销工商科,成立商业局(政企合一);8月,成立手工业联合社;9月,原建设科析设农林水牧局、工业科;文教科分为教育科、文化科、卫生科。
    1957年11月,裁手工业联社,将工业科、交通科合并为工业交通局。文化科、卫生科并入教育科,改为文教卫生科;统计科并入计划委员会;县兵役局改为县人民武装部。
    1958年5月县联社并入商业局;8月,成立吴堡县广播站;9月工交局分为工业科、交通科;税务局与财政科合为财政局。同年11月,吴堡并A绥德县。
    1959年7月在宋家川镇绥德县下辖的指挥部,后改宋家川中心乡。内设:办公室、财贸部、文卫部、民政科、武装部、农工部、计委、工交部等。
    1961年9月,恢复吴堡县。县人民委员会下设:办公室、民政局、公安局、统计局、邮电局、工业交通局、商业局、县联社、县人民银行、财政局、文教卫生局、粮食局、农林水牧局、计划委员会、人民武装部。1963年农林水牧局改为农林局,增设税务局。1964年1月,增设财贸办公室;9月增设县农业银行。1965年10月,撤销农业银行,并入人民银行。1968年6月1日,成立党政合一的县革命委员会。下设:办事组、政工组、生产指挥组、政法组。办事组代行办公室工作;政工组代行组织、宣传、文卫、监察及人民团体工作;生产指挥组代行工业、农业、财贸等工作;政法组代行公检法工作。1969年11月,邮电局分成电信局、邮政局。电信局被军管。
    1971年县级机构调整,分设党委办公室、革委会办公室,增设战备办公室,原“四大组”改为一室三部,即:办公室、政治部、生产指挥部、政法部。行政机构设农林水牧局、粮食局、财政局、文教局、卫生局、商业局、计划局、税务局、工交局、县人民银行、邮政局、电信局、广播站。后增设工交办公室、多种经营办公室、轻工业经理部。县联社改为农副公司,归商业局管理。
    1972年,三大部又复名“三大组”。农林水牧局,分设为农牧局、林业局、水利局;撤销工交办公室和轻工业经理部;恢复民政局、手工业联合社、体育运动委员会;物资站改为物资局。1973年8月,撤销县革命委员会三大组:政工组、生产组、政法组及所属组政治处;恢复公安局、人民法院、人民检察院;邮政局和电信局合并为邮电局。
    1975年9月,增设农林水牧办公室,财贸办公室。1976年,再度恢复县供销社。1977年,水利局改为水电局。1979年,成立工交办公室、基建局、县农业银行,工商局并入商业局。
    1980年再次分设统计局;交通局、工业局合并为工业交通局。10月,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后,按新《宪法》县革命委员会改为县人民政府,选出县长1人,副县长4人。不定期召开县长办公会议。下设:办公室、农林水牧办公室、工交办公室、财贸办公室、计划委员会、民政局、财政局、公安局、文教局、农牧局、林业局、水电局、农机局、社队企业局、工业局、交通局、电力局、物资局、科学技术委员会、卫生局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、体育运动委员会、广播事业局、粮食局、商业局、轻工业管理局、税务局、计划生育办公室、基建局,共29个局级单位。各局、委、办、室、行社负责人组成行政会议成员,不定期召开。12月,将“农林水牧办公室”改为“吴堡县农业委员会”。工业局、交通局合并为工业交通局,增设司法局。
    1981年原工交办公室改为“经济委员会”;基建局改为“基建委员会”;水电局改为水利水保局;增设人事劳动局、法律顾问处和公证处。同年5月县人民银行、农业银行归条条管理。
    1982年成立县标准计量局、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。
    1984年1月,县政府机构改革,下设:办公室、工交局(原轻工、计量合并在内)、粮食局、水利水保局、财政局、税务局、商业局、工业局、审计局、计委、统计局、城乡建设局、文教局(体委合并在内)、卫生局(爱委会合并在内)、公安局、民政局、司法局、劳动人事局、科委、林业局、农牧局(原农机、社队企业合并在内)、计划生育办公室(后改为委员会)、物资局(政企合一单位)、县志办公室、广播局、县供销社(后三者为事业单位)。

编辑:秦人
相关链接
最近更新
 
图文阅读
 
陕西景点
 
陕西美食
 
陕西特产
 
三秦概况 | 网站简介 | 联系我们 | 网站投稿 | 友情链接 | 意见反馈 | 信息纠错 | 推广合作 | 合作伙伴
Copyright@2010-2012 三秦游网(陕西文化旅游网)
WWW.SANQINYOU.COM
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