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县历代常驻兵防守。唐代陇州设有卫所、节度使、防御使、招讨使。宋代设有守卫指挥使、团练使、参军。明代设指挥、游击、百户所。清代设游击、都司、巡防。民国后期设守备指挥部等。
第一节 历代驻军
唐代
唐初沿袭南北朝府兵制,在全国设364个折冲将军府,均由1 2个卫所与东宫6属分领,府兵由折冲都尉管辖。规定在设府地,人民有召充服府兵役义务,服役年龄20至60岁。府兵平日务农,农闲时款练,征发时自备兵器、资粮,除定期守卫京城或防守边防外,战时出征,战争结束即兵散于府,将归于朝。安史之乱后,府兵制破坏,遂改行募兵制。关中置府261,积兵26万,隶诸卫所。陇州有府四所,即大堆、龙盘、开山、临千,为驻军之地。建中四年(783)陇州置奉义节度使,后废。大中五年(851)以陇州防御使领黄头军使。中和三年(883)陇州防御使增领京甸神勇军。
宋代
诸州设骑兵、步兵、禁厢兵。宋太祖建隆元年至三年(960~962)以来,陇州有振武、蕃落、保捷、卫队、清边、保节等军,驻军首领为马步军都指挥使、副都指挥使、都虞侯等。真宗咸平五年(1002)五月,命使臣分驻邠、宁、泾、陇等州。于保安、保毅军内各处官吏选有力者共2万人,各与本州置营,升为禁军,号曰振武指挥。英宗治平三年(1066),诏令秦(州)、陇(州)等州义勇,召集防守,日给米2升,月给酱菜钱三百。神宗熙宁三年(1070)十月,义勇分为7路,秦、陇为1路,逐年将一县之数分为4蕃。沿边4路14县,每年秋冬用一蕃屯戌。以后至熙宁十年(1077),陕西路骑步兵改号曰保宁。共111指挥,总辖20563人。陇州有壮戌、保节等军号。
元代
陇州无驻军,当时50户为1社,每社派住1户蒙古人为首领,名鞑子。
明代
兵防置卫所,卫设指挥使,下设千户所、百户所。卫所之外,郡县设巡检司统领民壮。陇州设故关大寨巡检司,咸宜关、香泉分设巡检司,召募民壮50人驻守。成化五年(1469),巡抚马文升迁兴平长宁镇百户所卫民70户,召募民壮89名,于陇山置长宁镇百户所,设百户1员把守。后因置驿,改为长宁驿百户所。崇祯七年(1634)闰八月,李白成军破陇州城。十一年(1638)九月,总兵洪承畴收复州城,设马步战、守官兵2000余名,随营提调,后奉命只留马步官兵500名,防守陇州关山各隘口。
清代
乾隆时期,陇州设关山营,隶属靖边协。设游击1员,千总1员,把总2员;马战兵155名,步战兵33名,守兵77名。驻扎本营游击1员,千总1员,马战兵90名,步战兵20名,守兵32名。分防陇州兼防汧阳县把总1员,马战兵42名,步战兵7名,守兵25名。分防长宁驿把总1员,马战兵23名,步战兵6名,守兵20名。各兵支月银3492两,月粮746石;官马12匹,兵丁马155匹,支银1803两。各兵配铁盔甲、号袍褂、弓箭撒带、腰刀、鸟枪、马枪等。有大炮7门、旗帜5套、威远炮1门、子母炮3门。同治十年(1817)至光绪三十四年(1908),陇州有经仁胜、老中副左两营及律武、前中左3营先后驻防。宣统元年(1909)巡防第二队接防驻扎,计1营3哨,每哨8棚,共24棚。
队营部驻西关外朱家寨,留中哨6、7、8棚,左哨第8棚与号令棚驻扎。
中哨1至4棚分驻凤翔府城;第5棚驻县功镇。
左哨1至2棚驻马鹿镇;3棚驻固关镇;4棚驻关山岭;6棚驻赤延镇;5、7棚分驻宝鸡县城。
右哨1棚驻汧阳上店镇;2、3棚驻汧阳县高崖;4棚驻凤翔县沈家什字;5棚驻阳红崖子;6、7棚分驻汧阳大湾岭;8棚驻汧阳草碧镇。宣统三年(1911)裁撤。
中华民国
民国时期,战乱频仍,驻军不断。军阀混战,互争地盘,驻军变异很大,扰累滋甚,给人民造成繁重负担。
元年(1912),南北和义告成,清帝退位,陕西革命西路经略使陈滋生率3个营进驻陇州防守。
3年(1914)3月27日,河南农民起义军白郎部入陇县城。袁世凯北洋政府钟毅军统领赵倜部跟踪追击,白郎部走后,赵部驻扎本县。
4年(1915)于右仁、胡景翼领导的陕西靖国军郭坚部第3营进驻本县。该部系乌合之众,军纪荡然。营长李栋材赶走县知事,随意征粮派款,滋扰地方。
7年(1918),滇军叶全部由天水东下驻本县,李栋材率部袭击失败,退走今河北乡山区,后不久叶部撤走,甘肃陇南镇守使孔繁锦部又驻本县。
13年(1924)10月,孔繁锦部前防司令刘玉龙驻陇。
14年(1925)6月,陕西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杨虎城部孙蔚如旅与孔繁锦军作战后,孙部驻县城。12月,孙部调守西安,盘踞凤翔的党玉琨部贺玉堂营进占本县县城。甘军孔部围城近月,城破后甘军司令范连泌部驻本县。
15年(1926),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冯玉祥部孙良诚由甘肃入陕,解西安之围,途经本县,与甘军孔部作战后,孙部驻陇。
16年(1927)2月,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冯玉祥部栗顺章旅驻本县。
19年(1930)4月21日,西北民军甄士仁部、张应坤师、石志德团,趁冯军东去,攻占县城。11月西北民军解体后,杨虎城部段象武旅、马青苑师由本县去甘肃,各留一部驻扎本县。
25年(1936)12月,西安事变发生,杨虎城警备旅1个团(团长申及智)驻陇。
26年(1937)初,国民党中央军胡宗南第一师进驻本县,后由四十九师李及兰部驻防。
27年(1938),国民政府军政部军医署105后方医院驻本县,收容抗日伤病员200余人住城内关帝庙、火神膺、文庙、四关8家旅社及城外北塔寺等处。东北挺进军1个团驻陇。
28年(1939)初,骑兵旅李芝山部驻本县。
29年(1940)春,骑兵第九师张占奎师来本县驻南原撒边庄、上下凉泉一带。34年(1945)初先后调走。
30年(1941),国民党骑兵第三军军长郭希鹏部、九师施建康部一团(团长刘恩荫)兵员千余人,马千余匹驻本县。
36年(1947)3月,成立县守备指挥部,赵廷栋(少将)、侯占奎先后任指挥官。
37年(1948)5月,青海马继援骑兵十四旅马成贤部调驻本县。
民国初期,军阀角逐,所部多是地方土著武装,兵饷、装备、给养皆由驻地摊派,驻军抢劫、拷掠,肆无忌惮。民国后期,骑三军、骑九师继续横征暴敛,坑害群众,如在征收草料过秤除皮时,竟出现草为负数的笑活,贻讥众口:“陇县三大害,三军、九师加老蔡(县长蔡绍牧)”。百姓受害之深由此可见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
1969年11月,中国人民解放军5267(后更名为84839)部队由天水移防本县,1985年10月调驻宁夏。
1985年10月,中国人民解放军84810部队在本县组建通讯团,1986年7月调防宝鸡。与此同时,84810部队防化营驻防本县,1986年8月调防宝鸡。
1986年8月,中国人民解放军84885部队驻防本县,1989年8月调防甘肃。
1989年8月,84810部队教导队和一个营驻防本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