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戏曲品种
据《薛志》记载:“西乡通行戏剧为梆子、二簧。梆子戏俗称桄桄子,又名乱弹,与关中梆子(按指秦腔)音调大同小异,擅长慷慨悲歌之词,激昂而能婉转,二簧戏包括二簧、西皮,音调与湖北汉调相近。”建国后,在本县演出并有一定影响的剧种有秦腔、眉户、汉调二簧(俗称土二簧)、四川高腔(人称“齐呐喊”)、道情、京剧、话剧、歌剧、河南坠子、曲剧、豫剧、陇东道情、汉中曲子、洋县桄桄、皮影戏、木偶戏等。地方剧种还有端公戏、山歌剧、八岔、花鼓戏等。
(一)汉调二簧:清咸丰年间,沙河坎杨金莲首组二簧科班,招生数十人,以鸿、来取名,后又有革、永、吉、元、福、寿等派,至清末,汉二簧已普及全县。当时五里坝、茶镇、桑园、杨河、白龙、柳树店、贯子山、子午、白沔峡、沙河坎及县城均有二簧戏曲的科班或班社,出名的有鸿来科、元泰班、九泰班、云泰班、安泰班、寿字科、鸣凤班等,较出名的艺人有屈来寿(净、外号“活灵宝”),苏德泉(生、又号“活林冲”)、张安平(武旦、外号“银蝴蝶”)等。另有杨履春、杨全年父子二人倾家兴艺,在沙河坎办科班,并为汉中、安康等地培养艺人。至光绪末年,九字科人才辈出,著名的如九梨(旦)、九成(生)、九强(武丑)等闻名远近,曾去成都、绵阳等地演出。民国年间,五里坝、贯子山、柳树店、城关等地均组织戏班、自乐班,或三五成群聚集一处,或逢庙会唱社戏以助乐。剧本多为三国戏及其他宣传忠孝节义的内容。二簧戏在本县由于渗进土语和山歌小调的韵味,受到市民阶层的喜爱,至今老人犹哼此调自赏。建国后,二簧在本县已趋衰微。
(二)秦腔:民国18年(1929)西安易俗社易风分社由汉中来县城演出,是为本县演出秦腔之始。22年,赵寿山部一○二团随军剧团在山陕会馆演出秦腔本戏《蝴蝶杯》、《周仁回府》等,使秦腔在本县群众中影响日深。北小与察小师生亦于此时先后排演秦腔折子戏《三回头》、《杨氏碑》、《小姑贤》等,均向群众公演。26年,平津流亡学生演剧队给察小师生导排《黄花岗》、《姑嫂送信》,以秦腔曲调配唱,是为本县以古典戏曲演现代剧之始。
建国后,1950年春,城区戏剧爱好者为高川灾区义演募捐,次年,又投入“土改”宣传,演出的秦腔大型现代剧《血泪仇》及《穷人恨》等,感染力极强,深受群众欢迎,于是由业余剧团逐渐向专业化剧团过渡。1953年正式成立县剧团,以演唱秦腔为主,坚持上山下乡,为山区农民服务,并巡回演出于汉中地区各县及关中、川北等地,颇受好评。1957年,演出的《秦香莲》获汉中地区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音乐、美术设计一等奖,7名演员分别获一、二、三等奖。50—70年代,县剧团先后演出6000余场,收入63万余元,观众约130余万人次,曾两度被省、地选拔参加西北五省会演、调演,荣获各类奖章20余枚。1981年,有7名演员在地区中青年演员会演中获奖。80年代后期,舞台演出减少,除参加物资交流会与节日演出外,以文养文,以商养文,弥补经费之不足,卓有成效,受到地区文化文物局的表彰。
(三)话剧与歌剧:民国16年(1927),陈浅沦、肖儒丞等将西安易俗社的《鸡大王》、《写白信》、《冬烘先生》移植成话剧演出,是为话剧在本县之始。抗日战争爆发后,26年9月,平津学生演剧队(又名狂飙剧团)来县进行抗日救亡宣传,在县城街道演出话剧《放下你的鞭子》、歌剧《八百壮士》等。同年,人民音乐家张寒晖(《松花江上》作者)率西安二中、省女中等三校学生组成的“斧头剧团”在县城常演话剧,西乡旅汉(中)同学会也回乡演出自编话剧《话捉王三春》。28年,西乡县抗敌后援会联合简师、初中、北小、察小组成长风剧团,下乡开展抗日救亡宣传,演出节目多为小型话剧,一时蔚然成风。建国后,地区红星歌剧团来本县演出歌剧《擦亮眼睛》、《刘胡兰》、《保卫村政权》、《王秀鸾》等,60年代又来县演出话剧《雷雨》等。西乡文工团在60—70年代也经常上演话剧与歌剧。城关东风文工团1961年演出的歌剧《三月三》,轰动一时。
(四)端公戏:又叫“对对戏”、“二蹦子”,是由跳神驱鬼和祈求吉祥的民间歌舞形式发展起来的。最初演员戴假面,考其渊源,与古代角牴百戏有关。数百年来,它经历了由娱神到娱乐、广场到舞台的演变过程,约在清嘉庆年间即已成型,初为一旦一丑,至光绪年间,此戏大盛,发展为三小(小旦、小生、小丑)戏,其时有半职业性班社在农村作季节性演出。民国初年,峡口、大河、高川演出经常,演员多为临时搭班子,戏演毕即散,当时演出的剧目有《张良卖布》、《蓝桥担水》、《余老四反情》等。
[1] [2]
下一页
编辑:秦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