婚嫁礼俗 古时婚姻讲究门当户对,凭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。婚礼程序严格遵照纳采(媒人向女方提亲)、问名(向女方索取姓名和生辰八字)、纳吉(男方向女方送订婚礼物)、纳征(男方向女方送嫁娶礼物)、请期(男方向女方通知结婚日期)、亲迎(男方迎娶新娘)等六礼规范。允许纳妾,提倡女子守节。寡妇改嫁,晚上出门,被卖者居多,自找者为少。其婚嫁礼俗各异。 随着社会的进步,时代的变化,婚嫁礼俗也随之发生变化。民国时期,问名合八字的习俗已被淡化,穷困人家的婚姻大多不重视此项程序。亦有自由恋爱,自由结婚的,但多在上流社会。 建国后,实行自由恋爱,自主婚姻,禁止纳妾和干涉寡妇再嫁,传统婚嫁礼俗发生很大变化。有自由恋爱、文明结婚的。即不要彩礼,不行嫁娶,领取结婚证后,出外旅游或以隆重形式薄席宴待亲朋好友。但农村仍基本沿袭旧的婚嫁礼俗。 寻亲 又名瞅对象。即由男女双方父母托媒或媒人自行上门提亲,经双方相互了解对方家庭地位、经济状况、子女人品后,才安排儿女“见面”,再行询问了解,观其相貌,随后邀集主要亲属去男方看家。父母、子女均取得同意,并商定聘礼后,共同确定“订婚”日期。 订婚 订婚当日,男方或在家或在城镇,要盛宴约请亲朋前来祝贺。男方重要亲属还要向女方赠送“见面礼”,或一身衣服,或一节布料,或数十、百元不等。宴罢,交送聘礼,少则三、四百,多则六、七百元。此后,遂被双方亲朋视为合理的婚姻对象。 结婚 首先由媒人同双方商定结婚日期和陪嫁彩礼。彩礼有钱有物。物有自行车、缝纫机、收音机、电视机等;钱多少不定,或三、四百,或七、八百元。婚期商定之后,男女青年即去婚姻登记机关领取结婚证。随后,男方忙于购置家具,收拾洞房,女方忙于备办嫁妆,美化仪容。为使出嫁荣耀于人,女方还要举行添箱仪式,俗称“看饭”。亲友给女儿添置嫁妆,主人盛情款待亲友。迎娶当日,男方亲友要前来祝贺,女方亲友要送女儿完婚,主人要设宴款待。迎亲的运输工具,50年代多为马拉车,60年代多为自行车,70年代多为汽车和机动车,80年代多为小轿车和大轿车。女婿必须随车队前往迎亲。女儿的嫁妆也要随车队送来,以示富有。迎娶的车队返还后,先举行隆重的结婚仪式:宣读结婚证、拜高堂、谢亲友、夫妻互拜。礼毕,新郎、新娘分别由各自的亲友簇拥,抢入洞房。随后,主人宴待亲友和乡邻。80年代后期,一些有钱有权的人,竞相带头,互相攀比,使奢炫的风气愈演愈烈。陪嫁什物、迎亲车队、待客规模、酒菜质量不断向豪华型、高档化发展,并借以收礼殓财。陪嫁什物有大彩电、电冰箱等;迎亲车队有高档小汽车,多达十数辆;待客规模多至四十席;饭菜质量有鸡、鸭、鱼肉、野味、海鲜。已给相当一部分经济不太宽裕的群众带来了极大的烦恼和负担,受到社会舆论的普遍非议。 丧葬礼俗 本县丧葬礼俗基本沿袭古制。县人崇尚厚养薄葬,不示铺张。死葬日期多为三日,以土墓为主。墓有单葬墓和合葬墓,以单葬墓居多。其丧礼程序大体如下: 入殓 入殓分小殓和大殓。小殓是在老人气绝之时为其理发,净身、整容,穿好衣服,烧倒头纸,然后移尸于灵床上,以帕巾掩面。小殓之后,即恭请乡邻协办丧事,告知亲友前来探丧。大殓是在亲友到齐之后,移尸骨入棺,或口中含钱,或手提干粮。入棺时,亲友抚棺俱哭,与遗体告别。此后是为成服。 祭奠 此前,在门首出高纸招亡灵回家受奠,出服牌告知亲友、乡邻死者的生卒年月,成服、祭奠出葬日期;在棺前置灵堂,亲友的花圈摆在灵堂旁。祭奠开始,首先由男孝子到祖先墓前烧纸,恭请其亡灵回家同享祭奠。随后,子孙、亲友、乡邻在哀乐声中按大小、亲疏依次祭奠。子孙、亲友多为单人奠,乡邻为集体奠。祭奠开始至出葬,要于灵堂前为死者朝夕上食。 出葬 出葬时,首先由男孝偕哀乐队绕村一周,以示出葬,乡邻闻此,即前来送葬。然后移棺于棺罩内,由长子或长孙摔纸盆送葬。男孝扯纤,女孝扶柩,乡邻抬棺,亲友随后,在哀乐声中哭送墓地掩埋。最后回家宴待亲友、乡邻。 守服 服期三年。葬后每七天一奠,连续七次,谓之七尽。百日及每年卒日再奠。先年为头周年,次年为二周年。三周年是祭奠活动中最隆重、最盛大的一次,其礼俗与祭奠相同。奠毕,除服。守服期间,最早在“百日”前,子孙不能嫁娶。建国后80年代后期,厚葬之风如同婚嫁奢华之风一样,相互攀比,愈演愈烈。一些有钱有权的人家,耍阔气,讲排场,请鼓乐,摆床子,做道场,放电影,演大戏,盛宴广待亲友、乡邻,并以此敛财。一些平日不善待老人的人也以此争荣,亦受到社会舆论的普遍非议。[1] [2] 下一页
编辑:秦人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