雹灾 灾情 本县4月到9月为降雹期。根据近年来的资料,平均2~3年局部出现一次,最多年可出现两次(局部),以夏季出现次数为多。 侵袭本县的雹云移行路径一般是自北而南。根据其活动影响趋向,又可分为东、中、西三路。东路雹云主体路径和影响地区偏东,主要威胁县东北部边境地带。雹云自县东北方向西发展。使县境内东、中部较大范围地区遭受冰雹袭击。中路雹云主体自北向南,从县中部穿越而过。西路雹云行径偏西,影响范围主要涉及县边沿地区。降雹时,一般是大风暴雨交作。雹经沿途,农作物、树木、人畜,甚至房舍等,均受其害。 清光绪六年(1880)六月二十四日,东乡崖王村至渭河南西滩,全长10余里,宽2.75里地区遭雹灾。 清光绪十九年(1893)六月二十四日,雹灾。 民国二十二年(1933)五月,冰雹。 民国三十六年(1947),由夏至秋,暴雨冰雹时降,夏秋歉收。 建国后,1955年8月1日14时,4区新庄乡一带,突遭暴风雨和冰雹袭击。雹大如核桃,一小时之内连袭3次。崔家塬、店子王、陈家滩和新庄村的棉叶被打落,棉桃被打坏,刮倒大树十余株,受灾面积为宽1000米,长1500米。 1959年8月15日19时30分至22时,暴风雨加带冰雹三次袭击崇皇管区,雹大如豆粒、核桃。棉桃被打落,严重田块损棉桃达34.36%;玉米叶被打烂,不能生长者占5~10%。受灾棉田7053亩,玉米田5568亩。 1962年6月27日19时,药惠、城关、张卜公社一带突降冰雹,持续15分钟。雹大如核桃,小如玉米粒,个别大如鸡蛋。棉花头、叶被打掉,秋庄稼叶子被打烂,成灾秋田2900亩,棉花1.37万亩。 1963年6月27日下午,暴风雨夹带冰雹,袭击姬家公社,断续3次,约一小时之久。雹大如核桃、小如蜿豆,严重地块作物枝叶全被打掉,其余烂叶断头。受灾棉田1.49万亩,玉米3011亩。8月12日20时,暴风雨夹带冰雹又袭击药惠公社的药惠队、裴家南北队、中王队、中王东西队、麦张1、2、3队和梁家队。雹大如核桃、枣。棉叶被打掉,株落桃1~2个;玉米叶被打成絮状,株杆受损。受灾棉田1876亩,重灾650亩;玉米1300亩,重灾580亩。 1965年5月18日,突降冰雹,持续7~8分钟。雹大如枣。药惠公社10个生产队、通远公社的仁村大队部分麦穗被打断,棉花打成光杆,受灾麦田3000亩、棉田4000亩。估计减产2~5成。 1966年6月15日15时,雷雨交作,来势迅猛,并夹带银杏、豆粒大的冰雹,持续10~12分钟。耿镇、通远、榆楚、崇皇、马家湾5个公社的23个大队、156个生产队成重灾区。计受灾面积为4.7万亩,其中玉米、棉花无主心,无叶的在6000亩以上。 1974年7月12日17时33分至35分,耿镇地区的耿镇、苏家、王家滩3个大队降雹。大的如小枣,玉米叶被打烂,棉花蕾铃被打落。受灾面积3400亩,其中较重面积1535亩。 1977年9月20日14时15分到25分、15时15分至30分,湾子地区的生王、大夫雷、岳华3个大队和姬家公社的罗家、肖家、东城坊、姜李4个大队降雹。一般为指头蛋大,最大如核桃。地面积雹达3厘米左右,到22时才融化完。受灾面积2100亩,较重的1200亩。 1980年4月20日16时30分和21时30分左右,突降冰雹。县城以南大如玉米粒,县城以北如白豆和红豆大,耿镇最大如花生仁。除马家湾公社外,全县均有出现。 1982年7月3日16时降雹。大如小枣、小如玉米粒,个别大如鸡蛋。全县9个公社601个生产队受灾,受灾面积约8万7981亩。通远、崇皇、榆楚公社个别地方雹情较重,轻的棉花、玉米叶被打烂,重的全部枝叶被打掉。 1984年8月21日16时20分,暴风雨大作。16时30分,雨中夹雹。半小时后,大风至十里村处形成旋涡。张卜、鹿苑、耿镇、榆楚、药惠5个乡镇降雹。一般如黄豆粒,最大直径为14毫米,雹大风狂,计15分钟。受灾玉米3.4万亩、棉花0.4万亩。玉米叶被打成絮条,棉桃碎落,蔬果落地,刚灌过水的玉米全部倒伏,其惨状目不忍睹。9月13日17时10分,雹雨伴7级大风,再次袭击张卜、鹿苑、通远等8个乡镇,49个行政村,受灾面积为115984亩。其中严重受灾玉米3.29万亩,棉花0. 92万亩,雹块密集,最大如鸡蛋。冰雹所到之处,树叶破烂脱落;玉米叶如丝绺;棉花叶落满地,棉桃每株平均打掉2~3个;蔬菜叶烂果落,裂入泥中。群众房舍亦有损坏。 1987年9月,药惠、湾子两乡遭冰雹袭击。大雹如核桃,小雹如玉米粒,受灾面积1.1万亩。其中玉米0.5万亩,棉花蔬菜等经济作物0.6万亩,估损秋粮86万公斤,直接经济损失120万元。 1989年5月23日下午6时15分至46分,崇皇、姬家、湾子等8个乡镇的327个村民小组遭受多年来罕见的风雨冰雹灾害。风力6.0米/秒,雹大如黄豆、弹球,持续15分钟。造成10.49万亩麦田受灾,早熟麦田20%的籽粒脱落,晚熟麦田5%的麦穗折坏,2.5万多亩麦田严重倒伏,造成减产,估损小麦350万公斤,折合人民币14万元。 防雹抗雹 主要措施:火炮轰击,减缓灾情。历史上,当地群众在雹云头来临时,利用火炮轰击,以提高云中气温,缓散冰块之间的凝聚力,使其化大为小,或迫使其改变形状和方向。 组织群众抗灾救灾。建国后,县政府组织广大干部、职工、学生协助群众实施抗灾救灾。如农作物正值苗期,损苗严重,则组织群众补苗;如正值生长期,枝叶破损,则追肥灌水,使其恢复生长;如成毁灭性灾害,则组织群众改种小日月庄稼,并视其情况减免公购粮和农业税。
编辑:秦人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