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国后,党和政府重视水利基本建设,多次对泾惠渠首工程进行重建和加固,特别是1967年重建拦河大坝及其它工程后,引水流量由初建成时的16立方米/秒,增至50立方米/秒;年引水量由1.6亿立方米增至4.5亿立方米;灌溉面积由原来的50多万亩增至135万多亩。50年代,县根据泾惠渠管理局的规划和质量标准,对原有渠道和全部建筑物进行了改建、扩建。1956年,增修九支渠引水上奉正塬,扩大了灌溉面积;60年代,又根据泾惠灌区改善规划,合理布线,裁弯取直,合并冗渠,实施衬砌,翻修有关建筑物,增修斗渠。1965年,对县内六支渠进行改线,节省了耕地,缩短了灌溉时间,扩大了灌溉效益。70年代随着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,渠系也随之得到整修。1975年,完成南一干渠上段改善工程;1976年,完成南二干、七支渠改线工程,实现土地平整,渠道配套,输水安全,效益提高。县自泾惠南干渠受水,有两条干渠、七条支渠流经县境,灌溉面积26.86万亩。
1956年,泾惠九支渠建成后,泾惠渠管理局为了适应新的管理形势,对全渠系干、支渠名称序列重新调整为: 泾惠南一干渠 为县内北起第一条干渠。1956年,在原四、五支渠的基础上,裁弯取直而兴建,纳入新序列,1974年,再次扩建。西起泾阳磨子桥分水闸,从本县湾子乡翻身庄入境,东北流经西薛村,折而东流至北孙分水闸,又折而南流,经通远镇店子头村再折向东流,至药惠乡草王分水闸下分为五、六两支渠流入临潼。县内流程17.6公里,灌溉面积9.08万亩;渠底宽5米,深2.7米,流速1.24米/秒;流量16立方米/秒。有桥27座,斗渠32条,跌水9座,渡槽2个;上段渠道衬砌6.2公里。
泾惠南二干渠 为县内北起第二条干渠。1956年在原南干渠的基础上经过整修改善,纳入新序列,1976年改线重建。二干渠西北起泾阳磨子桥分水闸,从姬家乡康桥马入县境,南流到湾雷折而向东,至朝李村分水闸下分为七、八、九三条支渠。县境内流程5.11公里,灌溉面积5.06万亩;渠底宽3.5米,深2.2米,流速1.24米/秒;流量8立方米/秒。有桥9座、斗渠7条、跌水5个、渡槽2个;渠道已全部衬砌。 泾惠四支渠 为泾惠南一干的一个分支,仍保持原序列。1975年对南一干渠上段及四支渠上段进行改善、补砌,分水闸由湾子乡生王村下移至北孙村,经关市折向东北,经吴郑方马家,至陈王入三原境。县境内流程4.8公里,灌溉面积1.25万亩;渠底宽3米,深2.1米,流速1.1~1.2米/秒;流量4.5立方米/秒。有桥6座、斗渠5条、跌水2个;渠道衬砌约1公里。 泾惠五支渠 为泾惠南一干渠的一个分支。1966年,经过整治,保持原序列。在药惠乡草王分水闸分水东北流,至程家入临潼(原五支渠下段)。县境内流程0.92公里,灌溉面积900亩。 泾惠六支渠 为泾惠南一干渠的一个分支,原为1949年建成的新五支渠。1956年经过扩建,纳入新序列。自药惠乡草王分水闸分水东南流,经白家,越高交公路,东入临潼。县境内流程1.66公里,灌溉面积0.07万亩。 泾惠七支渠 为泾惠南二干渠的一个分支。1956年,在原六支渠的基础上经过整治,纳入新序列。1976年,与南二干渠同时动工改建,形成现在的新渠线。自姬家乡朝李村分水闸分水东流。在鹿苑镇陈家折而南流,至张卜乡杏王再折向东流,经三姓庄、辘轳把之间曲折入临潼。县境内流程14.5公里,灌溉面积3.21万亩。底宽1.5米,流速1.4米/秒;流量2.5立方米/秒。有桥27座、斗渠25条、跌水12个,涵洞2个;渠道衬砌12.8公里。 泾惠八支渠 为泾惠南二干渠的一个分支。1951~1952年在原七支渠的基础上重修,1956年纳入新序列。自姬家乡朝李村分水闸下与九支渠分水东南流,至榆楚乡钓鱼寨东穿九支渠下涵洞入渭。流程6.5公里,灌溉面积1.36万亩;底宽1米,深1.2米,流速0.56米/秒;流量0.8立方米/秒。有桥9座、斗渠11条、跌水3个、渡槽1个。 泾惠九支渠 为泾惠南二干渠的一个分支。1956年兴修,引水上塬,实现了塬区群众梦寐以求的夙愿。自崇皇乡彭李村西南与八支渠分水东南流,经榆楚乡马北村东流,至张卜乡张卜村折向东南流,经贾家再折东流,至嘴头出境。九支分渠自张卜分水闸分水北流,在西窑村南东折,越大寨沟东北流,至上大寨南再东折,在原常、原邓之南入临潼。县境内流程23.62公里(分渠5公里多),灌溉面积4.42万亩;渠底宽2.5米,深1.9米,流速0.78米/秒;流量3立方米/秒。有桥14座、斗渠36条、跌水6个。 泾惠南二干分支渠 原为泾惠总干渠分出的十支渠下段。原渠流程长、流量小、难管理、效益低。1965年,改由泾惠南二干渠供水,因称现名。自姬家乡肖家村闸分水南流,经孟村东南流,于西城坊西入原十支渠故道,至崇皇乡下徐吴村入泾河。流程约11.63公里,灌溉面积2.32万亩。
渭高干南支八斗渠 原属渭惠渠高原抽水灌溉工程。1957年开工修建,1958年竣工放水。流入本县的为南支八斗渠。自咸阳沿塬东流,在泾阳高庄铁路渡槽入马家湾乡。1971年宝鸡峡引渭灌溉工程建成后,并入宝鸡峡引渭灌溉工程序列。南支八斗渠全长10公里,灌田3639亩。由于渠线长、水量小,供水很不正常。据三年的记载资料测算,每年平均可供水62万立方米,亩均173立方米,远不能满足当地需水要求,故该乡在渭河北岸修建抽水站,以补其缺。
编辑:秦人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