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您现在的位置:三秦游网>>概况介绍>>正文
|
|
|
2011-9-28 20:08:38 来源:三秦游综合 点击:
次 进入论坛 |
|
|
大散关 又名散关。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,川陕交通咽喉。关因散谷水而得名,一说因属西周初散国的领地而得名。 关设于何时?无考。据《资治通鉴》和《后汉书》对延岑、项羽的记载推测,关可能设于西汉,或在西汉之前。 关址历代不一。据说,汉以前的散关遗址在距市10里的茹家庄。唐、宋、元三代均指在今市西南52里处,即观音堂西2里的大散岭上。南宋时,金人于观音堂北2里处设二里散关,今称二里关,在川陕公路40里处。1936年,主事修建川陕公路的赵祖康,在川陕公路19.5公里的悬崖上镌刻“古大散关”四个大字,至今历历在目。历史上发生在大散关的争夺战多达70余次,最显赫的一次是南宋绍兴元年(1131),吴玢、吴璘大获全胜,金兀术仅以身免。后为纪念吴氏兄弟,在关西建立吴氏祠。关门及祠均毁于战火。明清以来,关门上的“蜀关天险在大散关”八块石刻大字,1955年,修建宝成铁路时,二里关农民姚苏勤埋藏于土内,姚下世后,已无人知晓。 历代诗人咏散关者颇多。唐李商隐《散关遇雪》诗云:“剑外从军远,无家与寄衣。散关三尺雪,回梦旧鸳机”。南宋陆游《书愤》有“楼船夜雪瓜洲渡,铁马秋风大散关”句。《观长安城图》有“三秦父老应惆怅,不见王师出散关”句。清宝鸡县尹乔光烈《大散关》诗云:“秦地川原苍茫间,蜀人从此送残山。平时战伐今何在?落日秋风大散关”。 益门镇 位于区南清姜河西岸,距市区8公里,是通往汉中、成都必经之关隘,昔为南来北往货物集散地。其地形势险要,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。元顺帝至正二十三年(1363),李思齐为防备朱元璋的蜀军北攻,在此筑城镇守。明弘治时,宝鸡县令许庄重修城堡,并题“益门雄镇”四字。清同治元年(1862),太平军在加固城堡墙垣时,将四字镶于南城门。川陕公路、宝成铁路相继开通后,益门雄姿成为历史遗迹。 和尚原 为著名古战场,与大散关相距咫尺。南宋吴玢、吴璘拒金之战,扼散关山险,激战于和尚原。据《宝鸡县志》卷二载,和尚原在县城西南20公里。宋中兴《四朝志》载,“和尚原,凤之东境,抵凤翔不足百里。自两当县直出凤州,取大散关,距原咫尺。”《宝鸡县志》载,“和尚原在县南六十里,大散关之东,由上神岔入山,逾大王岭涉东峪河,至原三十余里。其形边仰中凹,广袤约于亩。” 姜氏城 今称姜城堡。在渭河南,西濒清姜河,东接清姜路,距市区2.5公里,有原始氏族聚居遗址,相传炎帝神农曾建都于此。其城墙为土筑,高10米,底宽6米,顶宽3米,东西长190米,南北宽100米。堡子分大、小两堡,西、北两面为崖畔。城内四角,各有一碾盘和水井。相传,视碾盘和水井为“金龟淡水”。北殿楼在城内的南北街的北端,西南的三间殿堂,现仍保持原状。 石鼓堡 在市区东南7公里处。北临渭河,东界茵香河,西有党家村,西宝公路横贯其中。城墙土筑,南北长约100米,东西宽60米,高10米,墙南为护城沟。 煎茶坪 在区西南65里,省志俗传汉高祖引兵由故道出,驻马于此。上有清泉,水极甘美(《宝鸡县志》)。泉址正在为考古工作者探求。
编辑:秦人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