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台区民族介绍
2011-9-27 20:57:27 来源:三秦游综合
进入论坛
游遍西安,出行必备!《2012陕西年票》加《忒色西安》共计:105元
【点这里淘宝购买】
金台区是一个以汉民族为主,多种少数民族杂居的地区。在奴隶社会末期和封建社会初期,区内主体民族演变形成。各族人民交错杂居,和睦相处,共同劳动。既互相尊重各自的民族的风俗习惯、宗教信仰、文化上又互相渗透、融汇。中共金台区委、区人民政府认真贯彻民族平等团结政策,各族人民团结一致,发扬优良传统,为振兴金台做出了贡献。
据1990年统计,区内居民有13个民族,汉族占总人口的97.4%,少数民族中回族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3.4%。少数民族居民中,本籍人甚微,绝大多数由外籍流徙,或新中国成立后,随工作调入本区。1982、1990年两次全国人口普查,少数民族人口由4149人,增至5275人,增长27.1%,远远超出汉族人口增长率。
附:摩天院回民聚居区
摩天院位于群众路西,依陵原东麓,金台观一带。聚居回民一是由甘肃、青海、宁夏迁来的,历史较久,可推及至清代;二是因灾荒逃来的,三是因火车通达宝鸡后,市面繁荣,移居此地经商的。后二者中河南籍人居多。抗日战争时期,摩天院一带处宝鸡旧城外,外来回民修破窑、搭茅棚在此栖身,聚居区形成。他们大多靠打零工、推小车、拾煤碴……维持生计,特困户则靠乞讨度日。也有人宰牛、宰羊,卖酱肉烧鸡。个别较富裕的开设饭铺、旅店、骡马店。还有回民开办皮行、盐店,马车店、金店(李自秀开办的宝成金店)。
民国25年(1936),回民在南河滩买了几间房子作清真寺。民国34年(1945),陕甘回民又在龙泉巷(摩天院下)修建一清真寺(时称北寺),因地域观念和教派分歧,后又陆续建寺三座。1958年宗教改革,应广大回民要求,五寺合一,唯留龙泉巷一寺。从而结束了回民教派之间的长期分裂。
解放后,党和政府,从财力、物力、人力各方面扶持摩天院聚居回民发展生产,使之生活水平日益提高。并建立了回民食品厂、食品店、民族幼儿园、民族阅览室,方便其生活,许多回民参加革命工作,如解放初期的马明义(中共党员,原宝鸡市商业局副局长,后调中央民族学院任总务科长)。回民在入学、就业、参军……等方面,不仅受平等待遇,还得优厚照顾。省重点中学宝鸡中学,特开办民族班,降分招收少数民族学生。
聚居区回民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得到尊重。每逢“尔德节”,回民职工放假,并发给生活补助费,增供食油等,区领导届时前往清真寺祝贺。阿訇兰福俊,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委员,一直当选为区、市、省人大代表。1956年赴中央民族学院学习一年余。1984年参加朝觐团,赴麦加、麦地那朝圣,并赴沙特阿拉伯、巴基斯坦、科威特等国参观访问。
改革开放以来,聚居区的回民,发展多种经营,劳动致富户众多。
编辑:秦人
相关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