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秦游,游三秦,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。 首页 | 意见反馈 | 资源搜索
三秦游
旅游资讯 | 历史文化 | 民间艺术 | 民俗风情 | 三秦影像 | 旅游线路 | 三秦文物 | 旅游视频 | 三秦文化游 | 互动专题
三秦概况 | 景点介绍 | 地方特产 | 三秦美食 | 传说典故 | 餐饮住宿 | 休闲购物 | 交通出行 | 三秦游论坛 | 三秦团购
今天是: 西安 | 宝鸡 | 咸阳 | 铜川 | 渭南 | 延安 | 榆林 | 汉中 | 安康 | 商洛 | 杨凌
您现在的位置:三秦游网>>概况介绍>>正文
周至县大事系年(1)
2011-9-26 21:39:08  来源:三秦游综合  点击: 次 进入论坛
| 更多

    夏 (约前21世纪~前16世纪)
    传说周至地属骆国。
    西周 (约前11世纪~前771)
    为王畿地。传说穆王西征,途经此地。
    春秋战国
    秦襄公八年~厉共公元年(前770~前476),今周至地属秦。
    老子于楼观著《道德》五千言。授尹喜。
    秦厉共公二年~秦王政二十六年(前475~前221),于渭水南岸(黑河以东)建上林苑。秦昭王元年~五十六年(前306~前251).于苑内建长杨宫、射熊馆。
    秦始皇帝二十六年(前221),今周至属内史。
    始皇帝嬴政至楼观谒祀老子,诏建清庙。
    西汉 高祖元年(前206),今周至地属雍国。
    二年(前205),改属中地郡。
    九年(前198),改属内史。
    十二年(前195),废上林苑,垦为耕地。
    高祖年间(前206~前195),开通傥骆道。
    建元元年(前140),诏建五柞宫、葡萄宫等。(约在今尚村、九峰乡一带)
    三年(前138)九月,武帝刘彻游猎长杨,驻长杨宫、五柞宫。重建上林苑,内植名木异卉3000余种,养殖百兽,供皇帝及近臣游猎,东方朔谏止,不听。司马相如作《上林赋》,杨雄作《长杨赋》。
    六年(前135),诏修灵轵渠。
    元封三年(前108),冬奇寒,雪深5尺,民冻死十有二三。
    太初元年(前104),置周至县,属右扶风。
    刘彻至楼观谒祀老子,敕令扩建庙宇,修筑殿坛。
    后元二年(前87)二月,刘彻驻五柞宫,病重。十四日,刘彻逝于五柞宫。
    王莽居摄二年(7)槐里(今兴平)人赵朋、霍鸿等自称将军,起兵踞芒谷(黑水峪)讨伐王莽。
    东汉 建武三年(27)赤眉将军骆延率义军余部万余人踞周至,与屯兵上林苑的汉大将军冯异部激战,失利。
    撤销周至县,并入武功县。
    四~八年(28~32)待诏马援带领宾客屯田于上林苑。
    永初二年(108)茂陵(今兴平县)人马融,于黑水峪石室攻读。后拜为校书郎中。
    延熹四年(161)六月地震,大风拔树,卷倒房屋。
    兴平元年(194)四至六月,百日大旱。夏歉收。秋无苗。
    曹魏 正始五年(244),曹爽率步骑10万余众,经骆峪攻蜀。蜀将王平率兵300名,依险拒守。魏兵因给养困难而退。
    甘露二年(257),魏将诸葛诞在淮南叛魏。蜀大将军姜维乘机率兵万余人出骆峪,欲伐中原。魏将司马望、邓艾凭渭水固守。三年(258),诸葛诞败,姜维退兵。
    西晋 元康二年(292),惠帝司马哀至楼观谒祀老子,下诏修葺庙宇。
    光熙元年(306),八王之乱中,河间王司马颙由长安败逃太白山。
    东晋 永和五年(349)九月,梁州(今汉中)刺史司马勋率兵出骆峪,破后赵长城戍,攻长安。十月,因兵少而退。
    永和十一年(355),蝗虫成灾,所过之处,禾草被吃尽,牲畜无食。
    北魏 太平真君七年(446),撤销武功县,归属周至。
    和平元年~六年(460~465),咸阳民赵昌聚众数百人,踞赤峪反魏。魏军至,赵昌单骑败走。
    孝昌元年(525)正月,莫折天生率义军约20万驻黑水。北魏萧宝寅等率兵5万镇压。义军被杀俘过半,3日后败走。
    北周 明帝二年(558),周至县改设周南郡。
    天和二年(567),周南郡分设周至县(治所设今户县甘河乡),仓城县(约今竹峪乡仓峪村),温汤县(约今广济乡暖泉村)。
    建德三年(574),周南郡治所迁于今二曲镇。
    大象二年(580),撤销仓城、温汤县,并入周至县。
    隋 开皇三年(583),撤销周南郡,改隶京兆。
    十八年(598),文帝杨坚诏建黑水峪仙游宫,在县内建宜寿、文山、凤凰宫。
    仁寿元年(601),诏修仙游寺法王塔。十月十五日高僧童真奉敕送舍利置地宫。
    大业十三年(617),司竹义军首领何潘仁率部投平阳公主,公主率部攻占周至等县,号称娘子军。
    △孙思邈在太白山潜心钻研中草药。
    △楼观主持岐晖,率道士80余人,尽携观中钱粮至津浦关(今大荔县东),迎接李渊军。
    唐 武德元年(618),义军首领吕宝生率7千人攻占周至,被唐骠骑将军赵钦镇压,杀百余人。
    二年(619),左屯卫将军何潘仁率部在司竹(今司竹乡)与义军张子惠部激战,何阵亡。
    高祖李渊追尊李耳为远祖,诏建楼观庙宇,赐地10顷。
    在黑河以东设终南县,属雍州。
    三年(620)周至改属稷州。
    △高祖李渊至楼观谒祀老子,赐米200石,帛千匹,诏建宗圣观。
    七年(624),宗圣观建成。高祖李渊再谒祀老子。欧阳询书《大唐宗圣观记》。
    贞观元年(627),撤销稷州,周至改属雍州。
    八年(634),撤销终南县,并入周至。
    △太宗李世民至楼观谒祀老子。
    永徽元年(650),西楼观景教大秦寺建成。
    天授二年(691),恢复稷州,周至属之。
    大足元年(701),撤销稷州,周至改属雍州。
    景云元年(710),睿宗李旦之女李持盈在楼观入道,号玉真公主,建玉真观。
    延和元年(712),睿宗李旦至楼观谒祀老子,看望李持盈。
    开元二年(714)三月,旱,终南山竹子开花后枯死。饥民采食竹花。
    二十九年(741),玄宗李隆基梦见老子真容,在楼观建会灵观。苏灵芝撰书《唐老君显见碑》。
    天宝元年(742),周至县更名宜寿县,属雍州。
    二年(743),李白游楼观,题《楼观老子庙》等诗;又登太白山,写出《登太白峰》等诗。
    武德至天宝年间(618~755),唐宫廷音乐和道士编演的道情,在楼观、集贤流传。至今仍有演奏。
    至德二年(757)闰八月,采访史崔兴远与叛军安庆绪部战于骆峪,官军败。
    撤销宜寿县,复称周至县,属京兆府。
    广德元年(763)十月,渭北行营兵马使吕且与吐蕃军战于周至。官军败。
    永泰元年(765)九月,吐谷浑军驻周至。
    建中二年(781),景教士伊斯重修大秦寺及塔。
    兴元元年(784),朱泚叛唐,德宗李适从奉天(今乾县)经周至逃往汉中。
    贞元元年(785),天旱麦无苗,八月井枯。
    十九年(803),饥馑。
    元和元年(806)四月,白居易任周至县尉。十二月在仙游寺作《长恨歌》。次年五月,白居易作《观刈麦》等名诗。十一月五日离任回京。
    大中二年(848)初冬,李商隐授周至县尉,不久另迁。
    咸通年间(860~873),唐懿宗下诏修复仙游寺。
    中和二年(882),唐将王铎率兵3万驻周至灵感寺,王玫率兵8万驻兴平。黄巢驻黑水峪,指挥破围,未胜。
    乾宁二年(895),周至改属乾州。
    天复元年(901)十一月,李茂贞挟持昭宗李晔驻周至,朱全忠兵至,又入凤翔。
    五代
    后梁开平元年(907),京兆易名大安,周至属之。
    后唐同光元年(923),周至改属凤翔府。
    后晋天福元年(936),周至仍属凤翔府。
    宋 太平兴国元年(976),太宗赵光义诏建终南太平兴国观。
    大观元年(1107),周至县清平镇升为清平军(与县平级),置终南县。
    建炎四年(1130),金兵攻占终南县,经略使郑恩战死。
    绍兴十年(1140)七月,金将古延攻占周至县,宋将王俊率兵在骆峪击败金兵。
    金 贞祐四年(1216),置恒州(治所在今辛家寨),辖周至、终南、眉县,属凤翔府。
    天兴元年(1232),楼观殿宇尽毁于兵火。
    蒙古 宪宗四年(1254),终南县并入周至县,撤销恒州。
    至元十二年(1275),忽必烈汗诏令重建楼观庙宇殿堂。
    元 至元十八年(1281),灰渠头(今属户县)以西划归户县。
    二十年(1283),南山巡哨之800军户,于杏林庄、孝子林等处屯田27790亩,称终南屯田。
    二十七年(1290),霖雨成灾,终南等地庄稼受灾19600余亩。
    大德十一年(1307),在县城东南建成文庙。
    天历元年(1328)大旱,颗粒无收。
    至顺二年(1331),水毁终南屯田4000余亩。
    至元六年(1340)七月,各河横溢,淹死百姓无数。
    至正十九年(1359),蝗灾,田禾被噬尽,百姓扑蝗而食。
    明 洪武二年(1369)三月,陕西行省平章政事哈麻图逃入周至,被乡民杀死。
    正统六年(1441),仙游寺改称普缘禅寺,西藏喇嘛桑加巴主持。
    八年(1443),知县王节率人疏通广济渠。
    嘉靖三十四年(1555),县署西建成集贤书院。
    十二月十二日午夜(1556.1.23),华县发生8级大地震,周至南山鸣,死者枕籍。
    四十年(1561)地大震。
    二十~四十二年(1541~1563),王三聘勘察并率人修建阳化河。编修首部《周至县志》。引种玉米并推广。
    隆庆二年(1568),地震有声,10日乃止。
    万历二十年(1592)三月,空中一火球如盆,有3尾,坠入西北。
    万历二十二年(1594)闰九月,大旱,地震。
    万历三十一年(1603),大饥荒,饥民饿死者甚多。
    天启元年(1621)元月初二,半夜大雨,平地积水数尺,许多房屋倒坍。
    崇祯三~四年(1630~1631)冬大雪,冻死无数牛羊。
    七年(1634)正月,张献忠义军与总督洪承畴战于周至,失利入南山。六月初七,义军混世王、八大王、张胖子、随山虎等自户县西进周至马召村一带,与乡勇激战。七月二十二日,义军钻天鹞等部与官军战于县城。败退南山。
    九年(1636)七月十五日,闯王高迎祥率义军驻仙游寺,与总督洪承畴之官军大战3天。二十一日,高迎祥受伤被俘,解入北京被害。义军推李自成为闯王。
    十一年(1638)秋,大雨,洪水毁田,墙倒屋坍。
    十三年(1640),蝗灾,饥荒。粟2斗值银1两。
    十四年(1641)春,饥荒,米2升值银1两。死者枕籍。夏,有些人家全家死亡而无人掩埋。
    清 顺治元年(1644),文庙毁于兵火。
    周至隶西安府,县下设39里,增设军屯5卫28票。
    十六年(1659),合阳王氏在哑柏开六合成药铺,以自制惊风丸著称。
    康熙元年(1662),知县骆仲麟率人疏通广济渠,引入环城河。
    三年(1664),骆仲麟编修《周至县志》。
    五年(1666),焦家堰建成,灌田1400余亩。
    十二年(1673),李颙主讲于西安关中书院,清廷征召,托病不就。
    二十年(1681),知县章泰编修《周至县志》。
    四十二年(1703),清帝玄烨至西安召见李颙,称病不往。赐操志高洁匾。四十四年(1705)四月十五日,李颙卒,著有《二曲全集》等。
    四十五年(1706)秋,连阴雨,渭河暴涨,毁田2.2万余亩。
    乾隆五年(1740),西卓村(今属户县)阎辅炽广育堂药铺在县城开业,自制痧药疗效显著。
    十二年(1747),知县邹儒重修文庙;教农民种桑3000余株,试养山蚕、秋蚕获丰收。
    十三年(1748),邹儒倡建对峰书院50间,建常平仓2处21间,储粮18万石。将红薯引种县内。
    十四年(1749),邹儒编修《周至县志》15卷。
    乾隆年间,(1736~1795),周至厢运业兴起,常有5000至近万名伐木工人在深山采伐大木。
    五十年(1785),知县杨仪重修《周至县志》。
    嘉庆三年(1798),白莲教义军与清总兵王文雄部血战,阵亡2000名。二月二十四日,义军王聪儿在集贤村与乡团激战。
    五年(1800),周至深山地区划出,设县丞管理。
    十四年(1809),路德举进士,授翰林院庶吉士。著有《柽华棺文集》等。
    十八年(1813),黑河上游两岸厢客(伐木工人),近千人在木厢起义。20天内,发展到2000余人,攻占厚畛子、佛爷坪等地。
    道光五年(1825),撤销县丞,置佛坪厅,管辖深山地区。
    二十年(1840),对峰书院屡被水冲毁,移建于县城南。
    咸丰元年(1851)七月十九日,洪水淹哑柏镇。
    同治元年(1862)五月三十日,东路乡团与回民义军激战。十月,义军曹沛时在黑水口击败把总张德禄部。
    二年(1863)正月初三,回民义军攻破临川寺,杀死乡团3000余人。义军阵亡517名。
    二月初六,义军曹沛时经小麦屯,杀豪绅等90余人。
    十月初七,蓝大顺率川滇农民军千余名,围攻周至县城。九日攻入。十一月二十五日,清将多隆阿率兵数万围攻县城。次年三月十日,多隆阿左眼中箭,在孙家堡毙命,蓝大顺率400余人突围入山。
    三年(1864)五月十二日,太平军攻破史务堡。蓝二顺出山,攻占焦家巷。
    六月太平军6000余人,在焦家巷与陕西巡抚刘蓉所部激战,后退走。
    十年(1871)伏、秋连雨,洪灾。
    光绪元年(1875)六月二十四日,渭河、阳化河泛滥成灾。
    七年(1881),暑旱,秋苗干枯。
    十年(1884)闰五月十二日大雨,河水暴涨,灾情较重。
    十五年(1889),水淹沙谷堆等村地3023亩。
    十七年(1891),全县年征大烟税银1700余两。
    二十四年(1898),夏秋大雨,沿河庄稼被淹。
    二十六年(1900)周至邮局开业。
    二十七年(1901).饥民吃大户,遭残酷镇压。
    三十一年(1905),对峰书院改称高级学堂。
    三十四年(1908),全县种大烟200余顷,征银2万余两。
    宣统三年(1911)九月五日夜,哥老会首领辛宗元率众百余人,响 应省城起义,攻入县城。被知县左一芬镇压。九日,省城革命军增援,知县逃走。
    中华民国 元年(1912)正月,革命军堵截渭北清军,全县百姓尽力支应。
    4月,宣传妇女放脚,勒令男人剪辫子。
    2年(1913),秦陇复汉军西路招讨使,兵马大都督张云山至周至厉行禁烟,对严重违禁者枭首示众。

[1] [2] [3] 
下一页


编辑:秦人
相关链接
·周至县大事系年·周至县1990~1992年概要
·大白山神姿·二曲县劫难随话歌
·军阀吴新田祸周·周至呈请连灾奇困恳发赈粮转请省政府拨款工赈文
·周至县灾情陈述·重修新学记
·周至县对联选·周至县民间谚语
·周至县民间歌谣·县官的胡子
·白居易改衙门·周至县文选《胜母草》
·周至县文选《故乡的五味子》·周至县文选《故乡絮语》
·周至县文选《菜轩铭》·周至县文选《新食堂记》
·周至县文选《温汤铭》·周至县诗选
三秦影像 更多
难忘三中老校门
难忘三中老校门
石泉汉江燕翔洞
石泉汉江燕翔洞
石泉县莲花古渡
石泉县莲花古渡
熨斗古镇
熨斗古镇
陕西小吃-泡馍、凉皮、岐山面
陕西小吃-泡馍、凉皮
蔡伦墓
蔡伦墓
长安区陕西泥人
长安区陕西泥人
长安区九龙潭
长安区九龙潭
 最新资讯
· 周至县大事系年
· 周至县1990~1992年概要
· 大白山神姿
· 二曲县劫难随话歌
· 军阀吴新田祸周
· 周至呈请连灾奇困恳发赈粮转请省政府拨款工赈文
· 周至县灾情陈述
· 重修新学记
· 周至县对联选
· 周至县民间谚语
· 周至县民间歌谣
· 县官的胡子
图片热点
周至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
周至楼观台国家森林公
周至唐瑞光寺塔(八云塔)
周至唐瑞光寺塔(八云
周至老县城
周至老县城
周至老子授经台
周至老子授经台
周至李颙墓
周至李颙墓
周至傥骆道
周至傥骆道
三秦概况 | 网站简介 | 联系我们 | 网站投稿 | 友情链接 | 意见反馈 | 信息纠错 | 推广合作 | 合作伙伴
Copyright@2010-2011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WWW.SANQINYOU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.
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:
三秦游群①:3532197   三秦游群②:24288209
三秦游群③:81817349  三秦游群④:70760386
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:
三秦游群⑤: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:146721821
三秦游群⑦: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:146722047
联系/合作电话: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
带宽支持:古城数据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