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您现在的位置:三秦游网>>概况介绍>>正文
|
|
|
2011-9-26 17:28:48 来源:三秦游综合 点击:
次 进入论坛 |
|
|
西周时我国大思想家李聃(老子)由楚入秦,据传尹喜亲迎于草楼观,老子在此留下著名的《道德》五千言。东汉末,张修、张鲁等人在汉中、四川一带创立五斗米道,奉老子为教主,又称其为太上老君。尊《道德》五千言为经典。此后,在唐代大兴土木,修建仙都楼观台。但战火屡次殃及。宋代,周至人张守贞道行较高,得到宋太宗赏赐,在终南(今终南镇)修建太平兴国观(俗称雪样宫),道教势力扩大。元代,在竹峪(今竹峪乡)修丹阳观,丹阳观盛极一时。又在今九峰乡千户村建通仙万寿宫,有道士百余人。明代在哑柏镇建玄帝祠,有道士近百人。 全县道士集中居住在东西楼观台。1949年楼观有道士250余人,土地1700余亩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,一部分土地由道士种,一部分租给农民种。土地改革将寺庙的土地分给了农民,道士也得到了和农民同样的耕地360亩,房屋115间,地基共8段14.31亩。当时他们缺乏劳动习惯,不懂农业生产知识,生活困难,党和人民政府给其发棉衣、棉被,实行免费医疗,组织学习党的政策和农业知识。从1954年起,他们种植的粮食自给自足,后又自给有余。1958年道士加入人民公社,次年底, 栽植苹果树1800株,核桃树500株,繁殖骡子1匹、驴1匹、牛13头,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表彰和奖励。 1982年开放楼观台旅游点。文管所在楼观台修建服务性设施和古建筑72间,加上宗圣宫保护工程,耗资96万余元。1984年楼观台成立道观机构。文管所将说经台50间和重修的碑廊20间,移交道观。5月省政府拨款5万元,修复老君殿3间,东陪殿9间,西陪殿6间,老子祠碑厅3间及西南护坡(详见《楼观台志》)。
编辑:秦人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