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您现在的位置:三秦游网>>概况介绍>>正文
|
|
|
2011-9-25 21:04:47 来源:三秦游综合 点击:
次 进入论坛 |
|
|
《元史·兵志》载:周至有36屯,72寨,大半沿谷滨河,是古代屯兵的地方。令守护南山诸口的800户军人,分片屯田,以减少军费开支。今周至地名中,仍有许多以屯、寨为名的村庄。明初,在军户中抽拔兵丁,5丁抽1。正德五年(1510),5丁以下抽1,6丁者抽2。明代在县城设皇府寨,督收军民屯田的粮赋,开发司竹等地荒地。清代旗兵屯垦马场等地,同治年间垦种裕盛等地。明清兵丁屯田,与募兵制并行。当兵者多为破产农民,无业游民等。入伍当兵,称作吃粮。如康熙十三年(1674),李自成农民军余部贺珍在陕南起兵反清,周至驻扎的镇压义军的官军甚多,往来扰乱达6年之久,全县“民不能堪”(乾隆《周至县志》)。 民国初年,沿用募兵制。因军阀连年混战,给百姓带来深重灾难,大片良田荒芜,民不聊生,百姓厌恶战争,不愿当兵送死。军阀们兵多为王,各自扩编队伍。民国13年(1924),陕西省府派员视察周至时称:县“执政者对于办理兵差,筹措饷项,以形竭蹶”(《陕西政报》)。由于军阀反复搜抓壮丁,青壮年农民大多避匿逃亡,以致种田多为老弱妇幼。抗日战争爆发后,周至民众同纾国难,踊跃参军。民国27年(1938),县兵役征募委员会按“三丁抽一、五丁抽二、单丁不征”的规定,首始征兵。并于户口统计中列壮丁专项。民国31年(1942)4~12月,月月征兵,9个月征兵3406名,每月平均征兵377人。但由于征兵经办人贪污腐化,屡有徇私舞弊、倒卖壮丁的事发生。楼观乡长葛保元,将1名放忙假的中学生突然拉入乡公所充壮丁,其兄交1500元赎出。民国32年(1943)4月,省政府派员视察周至报告说:“全县月征230名,3、4月已征600名。因民智不开,抽签手续欠完备,其间顶替雇买者较多。”次年在征集10万知识青年从军运动中,又征集200余名中学生参军。8年抗战中,1万余名周至青年奔赴抗战前线,近千名为民族战争献身。民国35~38年(1946~1949),国民党发动内战,在周至频繁征兵,因周至青壮年不愿当炮灰,政府强迫乡民抽签确定应征人员,因官绅豪门大多行贿免征,抽签者尽为贫苦农民,中签后往往匿避。也有贫苦农民或游民替人当兵,换取钱财的,称卖壮丁。如完不成征兵任务,即强行抓丁。以凑足数。抓壮丁时,军事科与区乡公所及保甲人员倾巢出动,围村逐户搜抓壮丁,抓住后绳捆索绑,相连成队,押送入伍。对逃跑者抓回严刑拷打,轻者皮开肉绽,重者终身致残,甚或毙命。百姓为躲壮丁,有的自断食指,有的入寺为僧,有的远逃他乡,有的委身大地主或官绅家为奴,供人役使;还有进入地方保安团队的,也有被迫为匪的。国民党主持经办征兵的人,借机勒索敲诈,大发横财,扩大名额,增收壮丁款。部队额多兵少,乘机吃空名子,贪污粮饷。民国36年(1947)4月13日,哑柏乡政府在集日追赶抓走赶集农民10余人,集上零售摊点尽被踩踏。在押解壮丁途中,1次逃亡33人。民国38年(1949)3月,国民党在周至征兵1372名。4年中,抓走壮丁万余名。
编辑:秦人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