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您现在的位置:三秦游网>>概况介绍>>正文
|
|
|
2011-9-25 20:56:36 来源:三秦游综合 点击:
次 进入论坛 |
|
|
距今约四五千年的龙山文化时期,周至先民逐步在平原建筑村庄,用木构架在地面建筑房屋。构成单面坡向的厦房,或双面坡向的拱脊房,1户1院,互相连接,组成南北走向或东西走向的街巷,形成村庄。周秦以来,关中战火不息,周至不少村庄驻扎军队,有的虽未驻军,但为了防卫,在村庄周围修筑起高大坚固的土城墙。此后,一些村庄逐渐更名为屯、堡、寨、营、铺等。如唐代驻兵的大、小寨;元代屯垦的终南、尚村一代的屯;历代养马的马营;明清驿铺红花铺、冯尚铺等。
明清时期,周至村庄建设的结构,趋于定型。少数富豪之家,如尚村的西坡,终南的豆村,广济的桑园,二曲镇的大地主。建筑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,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,以庭院为单元,或沿纵、横轴线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。其建筑物的艺术处理,有的房屋下部台基与柱侧脚、墙收分相配合,增加房屋的稳定感;有的阳间略大,暗间略小,使房屋主次分明;有的出檐放大,又微微向上反曲,既防雨淋,又使屋顶呈现舒展飘逸风度;有的屋顶绘画,工笔重彩;房屋用料,以松木为主;各种装修,多采用紫檀木、花梨和楠木等高级木料,造型雅致,色彩绚丽;房屋墙壁,均用青砖;屋顶覆盖,多为小青瓦,底垫大方砖。多是单家独院,为四合院。稍富裕的家庭,讲究建2门楼吊棒槌。即1栋拱脊房带门楼,夹2栋对檐厦房。多数人家习惯住3间1院或5间1院的拱脊房,至于占80%的贫苦农民,有的住茅草房,有的住土窑洞。在南部山丘区还有少数人住房是石块墙,睡石板炕,深山区住木板房,甚至无家可归住庙台。公共建筑主要是寺、观、庙宇、祠堂。较大的有前殿(下殿)、中殿、后殿(上殿、大殿)和其他附属物,多采取回廊与殿堂相组合的方式,施以白石台基,黄绿色琉璃瓦顶,朱红色门窗墙柱等。有的庙宇前建有戏台,供人们娱乐。清末至民国年间,连年战火,土匪蜂起,各为防御兵匪抢掠,村村筑起高大坚固的土城墙,朝开夕闭,以图自保。渭河北移,北岸移民暂居南岸,均称号。村庄布局,平原地区一般为一字形,多数为二字形,村道宽5~15米。沿渭河一般为一字形村道,多数较大的村庄为二字形村道。村路宽30~80米。
清末民国年间,外来宗教传布,在乡村建天主教堂10余处,基督教堂5处,伊斯兰教堂1处,系砖木土结构。民国3年(1914),全县搬神拆庙,兴办学校,古老的庙宇寺观,有的被拆除,有的改为保国民学校。山区建筑均滨河靠泉,居沙土较多处,用沙土筑成板墙,在墙上架梁建3~5间的拱脊房,屋顶覆盖多为小青瓦,底垫木板;或为木板覆盖。房中隔墙,地板亦多为木板。沙土贫乏处,多为石块砌墙,或用木头叠架成墙。建筑呈南方风格。
50年代,周至经过土地改革,贫苦农民分得房屋,生活逐步改善,盖新房的人渐多。人民公社建立后,全县500多个生产大队陆续盖起大队部、文化站、医疗站,有的还兴办学校、幼儿园、科研站、农场、林场、铁工厂、编织厂、饲养场、拖拉机站、代购代销店等。各生产队普遍盖仓房、饲养室,有的盖豆腐坊、粉坊、面坊。70年代人口迅速增长。所需庄基地相应增多。为了减少耕地损失,县人民政府规定,新批庄基地一般宽3丈,长5~6丈。80年代,村庄建设大规模发展。据统计:周至县渭河沿岸有35%,沿山区有25%,平原地区有40%以上的农户盖起了新房。房屋一般为抬梁式屋架,砖木土结构,有的为3角架(人字梁)砖木土结构,还有的少数农户建成砖混木结构的3层楼房。富仁乡90%的农户建起2层楼房。县人民政府为解决部分地区人、畜饮水困难,先后投资数十万元,在二曲、广济、楼观、竹峪等地修建水塔,解决人畜饮用河水、渠水的问题。截至1989年,全县369个行政村,平均每村325户。大者每村1700余户,小者每村10余户。据抽样调查推算,全县平均每户住房3间,60平方米。每人住房0.75间,15平方米。其中城关地区平均每人0.5间,10平方米。沿渭河一带每人0.8间,16平方米。沿山区一带每人0.5间,10平方米。全县除深山部分地区未安装电灯外,其余地区全部安上了电灯。村庄布局多为二字形,三字形,部分为一字形,还有少数#字形,十字形和字形。
编辑:秦人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