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您现在的位置:三秦游网>>概况介绍>>正文
|
|
|
2011-9-25 20:39:36 来源:三秦游综合 点击:
次 进入论坛 |
|
|
民国时多次调查周至林区,取得了成果。民国22年(1933)西北农业专科学校教授、德国林业专家芬兹尔博士,多次深入周至山区和渭黑河滩考察。民国30年(1941)根据他生前的设计,成立了周至林场。 秦岭森林管理处主任白荫元,据对周至林区调查,1942年写成4万余字的《整理秦岭中区森林之意见》,分绪论、天然环境、森林种类及森林分布状况、森林破坏之情形及其变迁之程序、森林灾害、森林主副产物利用、结论等部分。并把周至森林划为3个林区: 1、针叶纯林区,主要分布在清水河的北面子,黑圪塔的倒金当、后沟,虎豹河的烂泥湖,碾子沟的朝天滩,面积284平方公里,材积23.08万立方米,以油松、冷杉为主。 2、混生林区,分布在虎豹河一带,有右面沟、四面沟等21个分布区,面积716平方公里,材积1.14万立方米。黑圪塔一带,面积305平方公里,材积52.18万立方米;太平沟一带,面积165平方公里,材积2.91万立方米,长坪河一带,面积246平方公里,材积5.24万立方米。 3、次生林区、主要分布在柳家河、桐树凹、施家沟等17个地区,面积266平方公里,材积95.63万立方米。 周至县的森林资源,均系天然林,自生自灭,接种传代。明清和民国时,只管采伐利用。据白荫元《关于整理秦岭中区森林之意见》载:“人为灾害严重,一是滥伐,当地群民,每值冬季,寄居草庵茅屋中,于山之附近或交通便利处之天然林,搜穷可以造材之树木,施以滥伐,一部分供自己建筑、取暖、饮饭及警戒为害动物之用,大部分经崎岖之路,深壑狭涧运之出山,销售于市场。如终南伐木场,于虎豹河、厚畛子等地,行刮木见土政策。其它小木商亦在烂泥河、石泉沟、倒金当等处任意滥伐。其采伐技术之粗劣,木材损失之庞大,与大森林破坏之惨剧,深感痛惜。二是烧山,山民为增产粮食种植药材及警戒野兽等,常纵火烧山,以期丰收粮食、药材,减少野兽危害。此种行为尤以冬季为烈,时届冬夜,远望火光冲天,点火燎原,烈焰四起,毁灭森林,以此为甚。如沙粱子、清水河一带,更有新近焚烧之遗迹数处,辟为农田,残迹历历在目,其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。森林经营只是提取薪材及木材。如辛口至板房子一带,长约百余里,除老君岭北坡,破坏后新生之华山松、山杨等杂木林尚有片段存在外,均为灌杂童山。黑峪至柳家河一带,长约30余公里,全为秃山。伐木者行剃头法,砍尽此山,转移它处,伐木技术之粗劣,木材之损失,由其砍伐之遗迹,可见一斑。根部砍口距地面均在0.9米以上,梢端被蕖之大端,直径均在0.3米以上。如此蚕食鲸吞,由近及远,行见秦岭正梁。”可见民国时森林经营的状况。 50年代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,或生产少量的林、特、副产品,经营较粗放。各林场成立后,公路通车,森林经营从一般的管护逐步转为营林改造。1964年厚畛子林场先后在父子岭、老君岭一带,进行抚育,作业100余亩。1974年后该场在云龙沟进行抚育改造。1985年永红林场、小王涧林场也分别在北沟林区、麻地林区进行抚育改造。2年完成抚育作业面积1.77万亩,低产林改造140亩,累计出材1.147万立方米;其中低产林改造出材3070立方米。集体林的抚育改造始于1984年,先后给板房子乡的庙沟村,厚畛子乡钓鱼台村进行作业设计545亩和634亩的施工面积。1985年又对22个村完成1.8万亩的施工设计,以进行生产。1986~1989年幼林抚育3.52万亩,作业1.95万亩;成林抚育3.13万亩;抚育改造出材1.67万立方米。 枯立木的采伐,属于卫生采伐利用。各林场从1970~1986年,作业10余万亩,利用木材1.5万立方米。
编辑:秦人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