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您现在的位置:三秦游网>>民俗风情>>正文
|
|
|
2011-9-15 23:07:53 来源:三秦游综合 点击:
次 进入论坛 |
|
|
农历正月初一过春节,家家贴对联、放爆竹,除旧布新,家人团聚在一起,欢渡新春佳节。除夕迎祖宗,供年神,晚上放爆竹封门,通宵守岁。初一拂晓吃长面,(也叫臊子面),堂前点起大红烛,祭上糕点茶果,依辈分长幼拜祖先,然后家中晚辈向长辈拜年,长辈给幼小者赐以“压岁钱”。早饭后出门,互相拜年,见面相互行拱手礼,说吉利话。初二至初五“走亲戚”。新妇人头一年回娘家拜年,与夫婿同往,带四重礼(包子、点心、挂面、糖果等),并于当日返回,不在娘家住宿,叫做“正月不空房”。另外,新正时节颇多禁忌,如正月初一日妇女不能到别家去串门,太阳不出不扫地,不倒尘土;正月十五至二十三日妇女不动针线,不过二月二日不烧干锅(不做烙、焙之类的饮食)。 解放后,节俗逐步改变,许多封建禁忌也被破除。六十年代后,多数已不再供祖宗,敬年神。放爆竹以示喜庆,但并非迎神祛鬼。唯旧年腊月三十晚上祖茔烧纸,不少人家至今尚未改变。一般春节前打扫卫生,添置新衣,团员青年为烈军属、五保老人拆洗被褥、衣服,打扫房舍。初一吃罢臊子面,敲锣打鼓,给烈军属拜年。还组织打球、拔河、下象棋、打牌、荡秋千等体育、文娱活动。 解放前,人们写春联,都是在腊月三十日下午,拿着刚蒸出的热包子,请村中的老先生及有文化的人来写,内容多是“耕读传家”,“招财进宝”、“风调雨顺”、“四季平安”等。解放后,群众文化水平提高,一般都是自己写。内容也改为对党和新社会的歌颂,如“翻身不忘共产党,幸福感谢毛主席”;“社会主义好,人民是一家”。“文化大革命”中也有把“左”的政治口号作为对联的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春联反映人民对党的政策的拥护和劳动致富的喜悦心情者居多。
编辑:秦人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