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您现在的位置:三秦游网>>概况介绍>>正文
|
|
|
2011-9-15 23:04:57 来源:三秦游综合 点击:
次 进入论坛 |
|
|
西晋太安元年(302),晋惠帝司马衷曾到户县罗汉寺(在今秦渡公社庞村)降香拜佛,并竖有《晋孝惠皇帝游幸碑》,据此可知佛教传入户县的时间当在西晋以前。 后秦弘始三年(401),后秦皇帝姚兴迎聘西域龟兹国(今新疆库车一带)高僧鸠摩罗什到长安讲解佛经,并在户县境内终南圭峰山下修建草堂(在今宋村公社草堂营),供鸠摩罗什建立译场,翻译佛经。唐宋时期,户县境内佛寺多达五十余座。明、清两代稍衰,但多数寺院仍有住持,香火不断,并于栖禅寺(今草堂寺)设僧会司,掌管僧侣事务。 民国二十一年(1932),中国佛教会户县支会成立。民国三十年(1941)选出寒静法师(俗名王生尉,户县城内北街人)为会长,刘东堂居士(户县涝峪口人)为副会长。当时全县共有僧尼六十余人,其主持分布如下: 草堂寺(草堂营)6人,圣光寺(什王村)1人,庄严寺(枣林寨)3人,新兴寺(栗峪口)尼姑3人,金峰寺(牛首山下)5人,朱雀寺(五庄)尼姑2人,大悲寺(直峪口)2人,白衣堂(秦渡镇)尼姑3人,圭峰山茅棚6人,重云寺(二府堡)2人,白云寺(白云山堡)2人,长兴寺(草堂寺东南)2人,罗什寺(罗什堡)2人,华严寺(石井村)2人,道安寺(凿齿村)2人,云际寺(太平峪)2人,空翠堂(陂头)2人。三十四年(1945)改选后,会长为仁宝法师(住大园寺),副会长郑子延居士。 抗日战争胜利后,曾于三十五年(1946)在金峰寺举行“和平息灾法会”,三十多名僧尼诵经7日,先后到会居士约六百人,并请力空法师讲经。 县佛教会成立后,对全县的教徒进行了调查和登记,并发给会员证。计有居士两千多人,大部分分布在沿山一带及寺院周围。这些居士每日早晚念经,逢二月初八(释迦牟尼出家日)、四月初八(释迦牟尼诞辰)、腊月初八(释迦牟尼成道日)到寺院诵经念佛。另外还调查整理了佛教历史文物。其中有张良寨居士宁西亭以银币350元购回上海佛学书局影印宋本大藏经一部,此经1956年移存草堂寺,“文化大实命”中为防劫毁,移至户县文化馆内库,现存户县图书馆。1949年户县解放前夕,全县共有寺院24座,和尚44名,尼姑12名,居士约千余人。 解放后,中共户县县委统战部和县民政局经常组织僧众学习,对他们进行时事政策教育。1954年组织学习20天,参加僧尼三十余人。1957年在草堂寺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和毛泽东的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》。1958年8月在草堂寺举行了佛教、道教学习会,到会僧、道40人。当时宗教活动比较正常。“文化大革命”中,正常的宗教活动基本停止,“红卫兵”曾冲击寺院,如大园寺的三间正殿、五尊铜像被毁。居士家中的佛龛也被毁掉,住寺僧尼大多出走。粉碎“四人帮”后,党的宗教政策得到正确贯彻,寺院活动逐渐恢复正常。1982年4月13日,日本佛教日莲宗访华团,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陪同,来户县草堂寺,赠送鸠摩罗什楠木佛像一尊,随团佛僧54人,与草堂寺僧人同做法事。尊奉鸠摩罗什为日莲宗祖师。 1983年底,全县有寺院7座,和尚3名,尼姑9名,居士近千人。
编辑:秦人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