户县位于秦岭北麓,受季风气候影响,雨量适中。山区年降雨818毫米,平原649毫米,全县加权平均(将全县所设各点区域内的数加起来平均)744毫米,产水5.9亿立米。山区层峦迭嶂,沟道纵横,林草丰茂,是一个天然水源涵养区,年平均流量8.4秒立米。山前大小峪口形成由南而北长短不同的河流36条,如白马河、甘河、涝河、太平河、高冠河等。在河流和天然降雨的渗渍下,过去名泉水渚遍布全县,而且多数分布在山前冲洪积扇边缘地区。像沿山的阿姑泉、牛首池;县南丈八寺的胡公泉、渼泉,割耳庄的白沙泉,双庄的冷泉,沈家营的官泉,炉丹村的金鸡泉、梳头泉、药王泉,西屯的东周泉,焦将村的王家泉,孙姑村的没猪泉;县东南的八部泽,黄家寨的莲花池,禹王庙村的禹泉;县东北的满地泺,海子;县北的龙台泽等,都水源旺盛,而且大都可用于灌溉。现除阿姑泉外,均已干涸。此外,沿山一带还有白云山下的老子泉,直峪口的宋家泉,站马的马刨泉,檀峪的李靖泉,九华山的虎刨泉,金峰寺的牛刨泉,紫阁山宝林寺的涌钵泉,高冠峪的高冠潭等,如今这些泉水多数也已不复存在。由于雨量时空及地域分布不匀,大雨时河水泛滥,天旱时河水断流,旱涝灾害不断发生。农民为糊口求生,与水旱灾害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。古时群众就沿河修堰堵水,开渠掏泉,引流灌溉。村庄用水有界限,水权有选出的水老专管。另外,历朝官府也有为民兴办水利的。据已查到的史料记载,唐、宋、明、清、民国均有。解放前夕,全县有水田和水浇地12.48万亩。 1949年户县解放后,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,针对户县河流淤塞,排水不畅,旱涝不均,农业产量低而不稳的状况,采取逐年开渠排涝,治河防洪,打坝蓄水,打井提水,绿化荒山荒坡保持水土,以及平整土地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措施,不仅使全县农田基本得到灌溉,做到旱涝保收,而且开始了工业供水。截止1983年,治河十余条,开挖排水干渠九条,建设万亩以上灌区四个,可灌溉5000亩以上的抽水站一个,打机井一万多眼,实现了水利电动机械化。还利用水能建设水电站四座,利用水面发展水产事业。解放三十多年来,随着水利建设的发展,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,工农业产值较解放前成倍增长,人民生活不断改善。
编辑:秦人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