户县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,森林主要集中于秦岭北麓,绝大部分属于天然次生林,具有较为明显的垂直分布谱,海拔800米以下地区,主要以刺槐、侧柏为主,呈片状分布,密度小,生长不良,低矮多枝;海拔700~2.000米之间为松栎林带,主要以油松、华山松、锐齿栎、栓皮栎、毛栗、槲类、山杨、椴、槭、漆等为主,呈块状分布,生长较好;海拔2,100~2,600米之间为松桦林带,主要以油松、华山松、毛红桦、青?等为主,一般坡的上部林相较差,坡的中部林相较为整齐;海拔2,400~3,000米之间为冷杉、落叶松林带,落叶松较少,林相较差;海拔3,000米以上为高山灌木林带,乔木绝迹,仅有低矮丛生的小灌木,如杜鹃、爬柳等。 山区林业资源,在1975年林业普查的基础上,作了部分补充调查。平原“四旁”树木资源。采用抽样调查,其精度达到86.7%。 一、林业用地面积 通过调查,全县有林业用地901,449亩(不包括宁西林业局),占土地总面积的48.77%;其中有林地524,249亩,占林业用地的58.16%;灌木林地22,590亩,占25.06%,疏林地27,590亩,占3.06%;苗圃1,756亩,占0.20%;未成林造林地12,664亩,占1.4%;无林地109,260亩,占12.12%。 按林种分,全县有防护林508,984亩,占有林地面积的97.10%;经济林12,887亩,占2.46%;竹林2,378亩,占0.45%。 从林分起源看,全县有天然林497,440亩,占防护林面积的97.73%;人工林11,544亩,占2.27%。 从分布看,有林地分布在深山区的有470,218亩,占有林地面积的89.69%;在浅山区的有35,105亩,占6.69%;在平原区的有18,927亩,占3.62%。浅山和平原多为人工幼林。 二、林分蓄积及龄组结构 经调查,全县森林(活立木)总蓄积为3,110,635立方米(包括疏林和散生木蓄积,不包括“四旁”树蓄积)。平均每亩5.97立方米,其中深山每亩6.32立方米,浅山区每亩1.93立方米,平原片林每亩1立方米。 按起源分,天然林蓄积3,093,984立方米(包括疏林、散生木),平均每亩6.075立方米;人工林蓄积16,651立方米,平均每亩1.44立方米。 按龄组分,成熟林2,355,27立方米,占总蓄积76.22%;中龄林654,022立方米,占总蓄积的22.14%;幼龄林33,446立方米,占总蓄积的1.64%。 三、“四旁”树木资源 据调查,全县共有“四旁”树木5,855,477株,平均每人14株,其中用材林5,467,066株,占“四旁”树总数的97.88%;经济林118,411株,占2.12%。用材树中胸径6厘米以上的1,804,132株,占用材树的33%,总蓄积98,649立方米,平均每人0.25立方米。 “四旁”树覆盖面积57,410亩, “四旁”植树潜力92万株。 四、经济林资源 全县有经济林12,887亩,漆树21万株。其中以苹果为主的果园10,700亩,占经济林面积的83.02%以柿子、核桃为主的木本粮油林1,737亩,占13.40%;猕猴桃300亩,占3.59%核桃分布在浅山及山区河谷,主要品种有薄皮、大麻子、尖咀、隔年、绵核桃等。生漆、猕猴桃分布在深山区。 五、森林覆盖率和林木覆盖率 户县全县森林及林木覆盖率各平均为27.66%及43.69%。山外农业区森林及林木覆盖率均较山区小,在山区覆盖率,深山大于浅山。如森林覆盖率深山为66.43%,浅山为10.72%,深山大于浅山五倍多。林木覆盖率深山为88.54%;浅山为33.42%,前者大于后者两倍多。其覆盖面积情况附下表说明。 六、森林资源消长变化情况 (一)面积增减数量 自1976年清查以来,天然林择伐57,600亩,皆伐9,100亩,人工造林成林5,136亩,森林面积减少3,963亩。 (二)蓄积增减数量 从涝峪林场所作的解析木资料分析,全县森林平均生长率为3.2%,年生长量为100,119立方米,年枯损率为2.00%,枯损量为64,503立方米。经调查,平均年采伐量29,546立方米年烧柴5,110万斤。折合蓄积25,550立方米,以60%烧灌木不计算蓄积,每年烧柴消耗10,220立方米;山区林副业生产(抬杠、木耳、天麻用料)年消耗2,400立方米。 综上各项,年平均消耗蓄积106,669立方米,与生长量相比,总蓄积每年减少6,470立方米。[1] [2] 下一页
编辑:秦人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