户县地处陕西关中渭河流域,土地肥沃,光、热、水资源丰富,适宜小麦、玉米、稻谷、棉花等各种农作物的生长,因此,曾有“银户县”之称。但解放前由于封建地主阶级的残酷压榨剥削,加之灾害频仍,仅民国以来的短短三十七年中,大的灾害就有十次。民国十七年(1928)到二十一年(1932),连年荒旱,仅民国十八年(1929)因旱灾饥民就达七万多人,占全县总人口116,247人的百分之六十一,其中嗷嗷待哺者万余人。全县先后因饥饿及疾病流行死亡四千多人。粮食产量低而不稳,亩产长期徘徊在二百斤左右。广大农民过着食不果腹的悲惨生活。1949年解放后,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,全县人民齐心协力,艰苦奋斗,治穷致富。经过土地改革,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,解放了生产力。到1956年,逐步实现了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,同时又兴建了一批水利工程,推广了农业科学技术,增强了抗灾能力,粮食总产达到16,870万斤,人均676斤,比1949年增产6,179万斤。1958年大跃进中,刮起了“共产风”,生产上瞎指挥,加上三年自然灾害,农业受到挫折,1961年粮食总产12,492万斤,几乎降到建国初期的水平。1962年贯彻了“调整、巩固、充实、提高”的方针,落实了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体制,国家对困难队又进行了扶助,使农业生产有了发展,1965年粮食总产达到21,882万斤,人均673斤。“文化大革命”使农业生产再次受到严重损害,但由于党内健康力量和广大干部群众对“四人帮”的倒行逆施进行了抵制,粮食生产还是有所发展,1975年粮食总产为30,696万斤,比1966年增产10,448万斤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,全县农村逐步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,调整了农业内部结构和作物布局,更加注意了抓工业和社镇企业生产,使农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。到1980年,农业总产值比解放初增长了5.8倍,工业总产值比解放初增长了67倍,农业商品率1980年较1950年增长13%。但农业总产值仍占主导地位。1983年粮食总产达到48,039万斤,比1978年增产6,671万斤,比建国初增长四倍半。1983年农业总产值为154,303,900元,比1978年增长近一倍,农业总收入181,748,000元,比1978年增加了24,639,282元。以商品交换为目的的生产项目逐年增加。截止1983年底,全县各种专业户发展到3,096户,重点户发展到7,224户,各种经济联合体发展到720个,两户一体户数占全县总农户的14.5%。农村经济正在历史性的转变过程中向前发展。
编辑:秦人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