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 基(1917~1944) 原名李百岑,巩村乡吴村庙人,自幼随母读书。“九一八”事变后,他在校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活动。1935年在上海大厦大学参加地下学联(学生救国会前身)。后又去北平,曾参加“一二·九”学生运动。1936年3月27日,上海学联发起各大学师生在大厦校园集会,抗议“三二五”国民党当局逮捕复旦大学抗日学生。国民党出动大批军警冲击会场,百岑发现后立即在“天台”敲钟报警,使集会师生安全疏散,而他被捕入狱。在刽子手压杠子、灌辣椒水的酷刑折磨下,他坚贞不屈,回答只有一句话:“抗日无罪”。后被关进苏州反省院,中共地下党组织通过冯玉祥出面说情营救出狱。上海“八一三”全面抗战开始,百岑被迫返陕入西安临时大学,适逢上海救亡演剧一队来陕,他便投入演剧活动,很快成为演唱骨干。由于他揭露国民党当局的卖国罪行,动员全民抗日,1937年又被捕入狱,后经韩兆鹗保释。次年北上延安,先后在陕北工学、鲁迅艺术学院学习,改名丁基。是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39年分配到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团,从事文艺创作及演出工作。1940年,丁基被派到一二○师任《战斗报》编辑和记者,随军转战晋西北一带。此间,他经常到连队放哨、站岗、做饭,到村上帮助老百姓排忧解难,深入生活实际,密切了军民关系。1946年6月,丁基随政训团到三分区实习,突遇敌人袭击,丁基紧密配合指挥员指挥,使部队冲出了火力圈。丁基在战地采访期间,注重体验战地生活,经常投入激烈的战斗。在赤尖岭埋伏战中,他孤身直入,捣毁日寇据点,后又随军占领北山头,牵引敌人火力。在身负重伤情况下,又替一小战士背地雷,终因负伤落于队尾,遭敌围击而牺牲。他在战地采写的“在敌人的门口打敌人”的稿件,全被鲜血染红。晋绥军区为他立了墓碑,《战斗报》出专刊颂扬他的英雄业绩和精神。 1955年他的骨灰移葬于西安烈士陵园。
编辑:秦人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