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饰 辛亥革命后,废弃清朝的马蹄长袖,兴起上下两段服装,上为大襟袄、褂,下是长、短裤。男以黑、蓝、白色为主,女以红、蓝、绿等色兼以印花、花格居多,布料多为家织棉布。有地位、有学识的人士和商人、郎中着长袍,布料有棉布、绸缎之别。中青年时兴对襟衣、中山装,先讲究宽、大、短,不久又兴窄、长、紧。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,50年代机制棉布(俗称洋布)逐步由城市向农村发展,县城及乡镇服饰多以机制布料为主,干部以灰色中山装、列宁服为主,学生以蓝色学生装,农民多以黑色为主对襟装,广大农村多以家织粗布为装,冬春为黑,夏秋上衣为白色对襟装,喜好穿红袄绿裤。60年代初国家实行了布票供应制。70年代后期废止,此期间机制棉布、毛料、化纤等产品逐步占领市场,家用粗布除边远山岭地区尚使用外,多已不用,颜色以青灰、蓝红绿为主,款式以军干服、中山服、红卫服为多。80年代服饰逐渐自由化,初期以西服为新潮,后期向高档美观发展,以夹克、猎装、风衣、尼料大衣,套装为主;特别是女性服装以色彩艳丽,款式繁多趋于向个性化发展,而且每隔一年都以不同的款式和流行色占领市场,耳环、戒指、手镯也相继进入生活,手表已相当普遍,成为人们社交美化生活的重要装饰品。
编辑:秦人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