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黄戏 别名土二黄,清初流行于灞源一带。时有戏班班主黄亮子领班演出,上演剧目较丰,有《木柯寨》、《战秦琼》、《二天门》、《敬德还朝》、《收岑彭》等。解放后,虽无登台演出,其板腔唱段亦有流传,灞源乡河东村李永清加入陕西省二黄戏曲协会,参与挖掘研究工作。 花鼓戏 别名打花鼓,明末清初流行于葛牌、蓝桥等山区,今仍有业余演出,其乐器单一,表演形式类似二人台,唱腔兼蓄湖南花鼓与商洛花鼓。以葛牌米汤河流行最盛。解放后,地方政府和县文化馆支持花鼓戏演出,传统剧目有《三娘年磨》、《张德河进殿》、《夫妻观灯》、《刘海戏金蟾》等。 道情戏 蓝田的道情戏在华胥乡上许村延续时间较长。1960年,挖掘民间艺术遗产中,县民光剧团团长韩辅华曾蹲点搜集整理,排练上演了蓝田道情《槐阴媒》和《卖华山》。蓝田道情与长安道情、商洛道情颇似,但在行腔、拖音、韵味乃至表演上又不尽相同,其唱词前必搭“哎”字,落音收腔急刹紧收尾。伴奏乐器以云锣碰铃为主,时则加以大钹大镲。其风格淳朴,情调豪放。 秧歌剧 亦称对对戏、地摊子、地游子。明清流行于蓝田普化乡赫张村,民国期间曾一度活跃,多为农妇喜爱,时有大姑娘小媳妇皆习秧歌之说。常以自乐班演唱,无丝竹管弦,只配以大鼓、铙钹和铜锣,表演者就地载歌载舞。其唱腔曲调兼及山歌、民歌和情歌,无拘无束,自然通俗。流传剧目有《黑宝打草鞋》、《来宝吃面》、《蓝桥会》、《绣荷包》、《打补丁》、《货郎担》、《抬牛老爷》等。1980年以后,县文化馆收集蓝田秧歌剧本26个,曲牌43调。 水会音乐 源于隋,盛于唐,原囿于寺庙。演奏乐器以笙、管、笛、箫为主,击节伴奏用木鱼、铁磬和碰铃。所奏乐曲细腻委婉,清雅悦耳,故而也称细乐。传入民间后,有两种用途,一种为取水耍马角利用。其演奏为适应路途活动,遂形成路拍。本县曾有普化乡全家岭水会乐社、楸树庙水会乐社、西川田家村水会乐社,此3家乐社于民国时期活动频繁,每遇干旱要到本县的锡水洞、周至县的太白山、洛南的黄龙庙(黄龙洞)取水,水会乐社随行演奏,即使行程百里,也须吹奏不息,乡民称此路拍为“取水经”。其主要曲牌有《清江颂》、《敢中砂》和《小曲子路拍》。另一种为坐夜曲,多在过庙会或民间做佛事念经时演奏。主要曲牌有《粉红莲》和《散拍坐夜》。解放后,破除封建迷信,取水耍马角绝迹,水会音乐频临失传。近年文化馆音乐干部着手抢救这一古老音乐遗产,经挖掘整理,由邓印海等整理创作《韩愈蓝关走雪》等水会音乐曲牌。 跑佛 属祭佛舞蹈活动,原出水陆庵庙会,多由妇女参加。舞队以偶数组列,舞前,有2人持碰铃和木鱼击奏吟歌(绣荷包调);舞队遂按其节奏蹈步起跑,继而手舞足蹈。开始常为单队跑8字型,后陆续加入双队(或四或六)则由各领队示意指点,相互变幻排列组合,跑双8字或X字型亦曰套锁链,届时伴唱声亢,舞蹈者大汗淋漓。反复循环数遍后,即告段落。再由领舞者各带队回归。至今,这项活动仍在庙会中流行。 社火俗称“底子”,源于春社祭祀迎神赛会,盛行于明清时代。社火由2~4人扮作春梦婆、春娣或春吏、春皂,手持捧槌之类物器,在锣鼓的伴奏下扭怩作态,滑稽可笑,惹人发笑。此形式常与高跷、芯子、竹马、旱船、狮子、龙灯联袂表演。解放初期,这些民间热闹遍及城乡,成为本县群众庆丰收、贺新春、闹元宵的主要娱乐活动形式。较以肖家坡的芯子,布村的高跷,冯家村的桌头“掏肠换肚”,柳家村的竹马旱船,村和灞源的狮子龙灯驰名。近年来,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,民间热闹形态亦有大的革新和发展,社火底子遂被鼓号仪仗队所代替,桌头芯子进化为车载芯子。由扮装传统的戏曲人物发展到扮装近现代人物故事,同时集彩车装饰、传播经济信息、宣传科技成果、颂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为一体。其队伍浩浩荡荡轰轰烈烈,热闹非凡。1989年,灞源的传统龙灯以其奇特的造型、精湛的表演为观众所叹服,省市电台曾录像介绍。1990年春节,应邀参加西安古城焰火节,获表演奖。
编辑:秦人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