蓝田的民间戏剧活动始于明清,据民国续修《蓝田县志》载:清代县署东南隅建有戏楼;道光六年(1826),肖家坡村戏楼落成,有本村艺人骆班长、肖彩大领班唱破台戏三日三夜;光绪二十五年(1899),蓝田知县周之济发告示:“严禁迎神赛会演剧唱曲”,可见当时演戏之盛。本县流行的剧种有秦腔、眉户、二黄、道情、花鼓、碗碗腔等,其中以秦腔为主。在演出层次上又有大戏、小戏之别,所谓大戏即由演员扮演角色登台演出,所谓小戏便是木偶、皮影等民间艺术。自清代起,本县从艺名流不乏其人,光绪年间的万林子,民国时期的王月华,建国后的樊新民、周辅国等,均堪称秦腔名流,誉满三秦。此外,本县民间业余剧团于农闲季节也比较活跃,尤以焦岱、汤峪和史家寨一带为最。肖家坡的土著戏班剧社自清代起,久演不衰,持续多年。解放后,县人民政府重视戏剧文化,1955年举行群众文艺会演,以肖家坡业余剧团为基础组建蓝田县民光剧团,主演秦腔兼及眉户等剧种。为了培养新秀充实剧团,从1956年到1960年先后招收三批学员进行培训。1959年,民光剧团由民间职业团体转为地方国营艺术团体,县财政按年度拨付事业经费。1960年西安市财政局拨款12万元在县北街征地修建人民剧院。此间,民光剧团排演剧目百出以上,其中享有盛誉的传统剧目有:《法门寺》、《白玉楼》、《游西湖》、《双母记》、《火焰驹》、《三滴血》、《杨门女将》、《铜台破辽》、《血泪仇》、《梁秋燕》以及折子戏《辕门斩子》、《八腊庙》、《花蝴蝶》、《看女》等。1963年7月4日,陕西省文化厅指示,蓝田县民光剧团与临潼县华清剧团合并组成渭南专区秦腔二团。1969年3月9日,渭南专区秦腔二团解散,原蓝田剧团人员被下放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。1971年,蓝田县革命委员会成立蓝田县文工团,主要任务是普及所谓样板戏,同时以“三突出”原则编排了《红色通讯兵》、《横岭战歌》等剧目。此间,民间业余剧团亦大量排演“革命样板戏”。1975年,县文工团开办文艺训练班,招学员50余名。次年,训练班学员脱颖而出,相继排演了《三打白骨精》、《白蛇传》等剧目,受到观众普遍好评。1976年,蓝田县文工团更名为蓝田县秦腔剧团。1981年文艺训练班解体,归并剧团。1982年1月,本县创作眉户剧《接班之前》由县剧团排练,参加渭南地区戏曲观摩评比大会,荣获剧本创作和音乐设计奖。1984年以后,观众上座率下降,县财政对剧团实行定额补贴。随着体制改革,县剧团推行个人承包,团长负责制,但秦剧的衰落局面终难改变。1988年3月以后,又恢复原管理体制,但仍难奏效。1988年11月剧团在个人承包期间,排演了王小玲创作的《丁家院》剧本,上座率空前,经济效益较好。1989年9月,《丁家院》参加陕西省第二届艺术节观摩演出,荣获演出综合奖。是年,中共蓝田县委书记王学民创作的古典秦腔剧《种玉缘》由县剧团排练演出,省电视台录像播放,并于1990年第3期《当代戏剧》发表。
编辑:秦人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