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您现在的位置:三秦游网>>概况介绍>>正文
|
|
|
2011-9-13 21:48:12 来源:三秦游综合 点击:
次 进入论坛 |
|
|
灞、辋、焦、汤四大河流源于秦岭北麓土石山区,每逢暴雨,洪水泛滥猛涨,冲毁河堤,河床游移,民间俗谓“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”。沿河两岸人民为保村护田,修堤垒堰,植树护坝,但效益甚微。民国29年(1940),灞河泛滥,冲走惠家斜村64户,毁坏农田500多亩,河床北移750米,700亩良田沦为沙滩,500余户村民被迫迁居。当时群众中流传“惠家斜在河边,祖祖辈辈遭洪灾,良田冲走千多亩,水推村庄一里半”。解放后,沿河村庄随河就势,固护滩,自行治理,护田护村,没有统一规划,一般规模小,标准低。60年代河道治理有了初步规划,国家投资,群众投劳,进行综合治理。重点治理了灞河的新街、惠家斜、张河湾、漫道、薛家河、洩湖、蓝关镇南关、安沟、刘寨子;辋川河的榆林、大寨;岱峪河的焦岱街等河段。基本控制了灞、辋、焦河对一些村镇和农田的威胁,并把沿河两岸部分滩地经移砂填土恢复为耕地。1972年后,贯彻中央北方农业会议精神,成立蓝田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会战指挥部、蓝田县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,组织领导沿河人民治理河道。治理灞河为重点,采取截弯取直,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结合,固与护滩结合,引洪漫地与改造滩地结合。1979年后,治河工程转入有组织、有规划地进行岁修,修复水毁河堤险工险段,清除河道违章阻水工程。1984年4月,成立蓝田县河道管理处。同年9月贯彻执行《陕西省河道堤防工程管理规定》,成立蓝关、洩华、焦汤沙石管理站,给39个乡、村沙石站颁发了沙石采掘证。同年开始征收河道岁修费8000多元。1989年末,全县河道堤防133.1公里,保护耕地4.24万亩,堤防绿化31公里。
一 灞河治理
灞河流经13个乡(镇),66个行政村,273个村民小组。河床比降大,洪水期水流湍急,河床左右摆动,河道弯曲甚多。60年代,上游断面150~200米,下游250~400米,少数河段达700米。
1961年11月,县水利站规划设计,华胥公社惠家斜大队修建70米混凝土砌石河堰,堤河滩地700多亩。接着张家斜、惠家斜、张河湾、拾旗寨4个大队联合修建7公里防洪堤,堤内拾河滩地1100多亩。1963年,洩湖公社漫道、薛家河、十里铺,三里镇公社青羊庄、白羊寨,普化公社马湾,李后公社罗李村,马楼公社马楼、安沟,玉山公社玉山、尚寺、阎河等大队修建河堤。1965年,上下游修建重点防洪堤17处,群众自蜣石灰2000多吨,挖基础8.8万立方米,砌石5.7万立方米,堆砂堤31万立方米,投资31.6万元(其中国家投资26.4万元,群众自筹5.2万元),投工70多万个工日,修建沉捆坝、铅丝笼坝、干砌石坝14.5公里,拾河滩地2730亩,保护耕地6700多亩。“文革”期间,治河无人问津,群众自发进行补修。1977年10月下旬,县委、县革命委员会成立治理灞河总指挥部,下设东川、城关、西川三个战区,组织沿河玉山、九间房、马楼、普化、李后、大寨、城关、三里镇、洩湖、安村、孟村、华胥等12个公社社员开展治理“百里灞河”大会战。先后有51个大队,244个生产队的3万多名男女社员,在41.6公里长的灞河两岸开展治河工程。到1978年春季,治河5个多月,投工382.82万个工日,投资100多万元(其中国家投资34万元),移动土石593.12万立方米,修建河堤67公里,修丁坝345个,加厚土层改造低产田6536亩,新拾河滩地1856亩,修建田间道路35公里,植树41.55万株。这次治理灞河指导施工中强调“百里灞河一条线”,一些河段违背自然规律,缩窄了河道行洪断面,一些新修工程质量不高。到1983年,新修河堤一半冲毁,损失很大。
二 辋川河治理
1953年辋川河上游东、西采峪遭受洪水灾害后,沿河葛牌街、铁索桥、白家村、草坪、阴坡等村采取随弯就势,垒石砌堰,修拾河滩地。1962年冬季,草坪街投资9400元,用工1.2万个工日,修建浆砌石河堤450米,保护了街镇安全,拾河滩地150亩。1963年冬至1965年春,大寨公社薛家村、营上、大寨、榆林等大队对河口以下河道进行治理。工程分为两期进行,投工10.2万个工日,投资3.11万元(其中国家补助2.7万元),移动土石6.94万立方米,共修防洪堤7.5公里,修拾河滩地3100多亩,保护堤内耕地5800亩。70年代后期,西采峪甘家坪、板厂、龙王庙、狮子沟、红门寺、玉川、两河桥、董家崖和官上、阎家村动工治河修堤,拾河滩地。
三 岱峪河治理
1962年县水利站对岱峪河治理进行规划设计指导施工。重点治理焦岱街、柳家湾、樊家坡3处河段。投工5.83万个工日,投资7.73万元(其中国家补助7.18万元),移动沙石10.59万立方米,砌石6307立方米,浆砌河堤2.33公里,修丁坝52个,设铅丝笼800个,基本治理了岱峪河下游河床移位、决堤毁坝、威胁村镇和农田的水患。
编辑:秦人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