冰雹,俗称“冷子”。多发生在每年的夏秋二季,其中以6月份出现最多,占总数的42%,8月次之,占29%,春季虽时有发生,但出现的冰雹强度较弱,危害较小。而成灾冰雹多出现在6~8月份,持续时间短促,短则4~5分钟,长则10~15分钟,雹粒小则如豆粒,大则如鸡蛋、拳头。蓝田县冰雹的出现,均伴有大风和暴雨,雹云多由临潼侵入,其路径主要有二:一为由临潼仁宗乡一带沿北路入侵蓝田,再沿东南方向经金山—→三官庙—→厚镇—→玉山—→张家坪—→灞源出境到商县;二为由临潼的韩峪乡一带沿西北方向入侵,再沿岭区边缘和灞河川道两侧东南行,经华胥—→洩湖—→冯家村—→安村—→三里镇—→辋川出境到商县。由于受地形影响,主要雹灾多发生在北部岭区的金山、三官庙和厚镇一带,对农牧、林果等危害严重。现就有关史料记载的冰雹灾害记述如下: 明隆庆四年(1570)六月初九日,蓝田雨雹大如斗。 清乾隆三年(1738)三月二十八日、二十九日及四月十五日至十七日,蓝田降雹雨有伤损。 乾隆十二年(1747),蓝田降雹有伤庄稼。 嘉庆十八年(1813)九月十日,任家等村降雹。 道光十四年(1834)四月初一、初三两日,蓝田雨中带雹,打伤麦苗,轻重不等。 道光十六年(1836)三月二十八日及四月初七、八等日,先后降有冰雹。 光绪十二年(1886)夏,蓝田降有雹。 光绪十八年(1892)三月十六日,蓝田东北一带雨雹成灾,豆麦摧残殆尽。 宣统二年(1910)四月二十五日,雹打东乡,成灾六成以上,受灾面积1433顷。 民国17年(1928)8月降雹。 民国19年(1930)6月降雹成灾。 民国21年(1932)3月29日降冰雹。 民国22年(1933)6月,冰雹大如拳、卵,秋禾多被摧毁。 民国32年(1943)7、8两月连降冰雹。 1950年7月11日、17日、31日三次降雹如蛋,先后袭击玉川、葛牌、玉山地区,侵害禾苗916亩。 1961年5月下旬,华胥、洩湖、冯家村等地降雹,成灾22028亩,政府拨给7000元救灾款。 1962年6月雹灾,成灾面积5101亩。 1977年5月,安村乡东北部以至西寨、洩湖地区降雹,即将成熟的小麦被击毁。西寨棉花被打成光杆,损失严重。 1985年6月17日葛牌、灞源、汤峪、三官庙、三里镇、洩湖、冯家村等7个乡镇26个行政村遭冰雹,雹大如鸡蛋,受灾秋田7580亩。 1986年8月3日六郎关村二组546亩秋田受冰雹之灾。 1987年7月25日巩村、孟村两乡降冰雹。8月10日晚,厚镇乡降冰雹,如小核桃大,玉米遭打光杆。11日晚梁峰、韩坪降雹1小时,受灾玉米310多亩,豆子360多亩,同时灞源乡降冰雹,雹大的三两半重。铜鹅村二组、流峪寺一、二组、油房坪村三组受冰雹袭击,受灾玉米74亩。流峪寺一、二组40亩玉米打成光杆,无收。
1988年7月19日下午5~6时,蓝关、洩湖、焦岱、李后、安村、巩村、孟村、灞源等地降冰雹,受灾面积较大。 1989年6月30日下午5时,马楼乡房坡降冰雹,30分钟,玉米受损。
编辑:秦人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