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公元前2世纪至1945年,包含今未央区在内的关中地区发生旱灾326起;长安、西安发生旱灾43起。二者合计369次,平均近6年一遇。 汉兴平元年(公元|94年)四月至七月,大旱,是岁谷1斛50万,豆麦1斛20万,人相食啖,白骨委积。 晋义熙十一年(公元415年),大旱,赤地千里。 西魏大统二年(公元536年),大旱,饥,人相食,死者什七八。 宋绍兴十二年(1142年),12个月不雨,五谷焦枯,泾、渭、灞、浐皆竭,时秦民因饥离散,壮者为北人所买,城邑遂空。 明正统二年(1437年),连年干旱,二麦不收,人民饥馁。 明正统七年(1442年),上年秋冬至当年春不雨,田间枯槁,人民乏食。 明崇祯十三年(1640年),秋,大旱,饥,十月粟价腾踊,日贵一日,斗米3钱,至次春10倍其值,绝粜罢市,木皮石面皆食尽,父子夫妇相剖啖,人口十亡八九。 清嘉庆五年(1800年),大旱。 清咸丰六年(1856年),五月大旱,河水涸。 清咸丰七年(1857年),夏大旱,赤地千里。 清同治元年(1862年),夏五月,渭河涸,可徒步,七月旱。 清光绪三年(1877年),大旱,历冬经春及夏不雨,赤地千里,人相食,道相望。其鬻女弃男,指不胜屈,为百余年来未有之奇,渭几涸。 民国十七年(1928年),大旱,自春徂秋,滴雨未沾,井泉涸竭,渭水夏间断流,车马可由河道通行,多年老树,大半枯萎,夏季收成不到二成,秋季颗粒未登,春耕又错过适期,麦价每石增至30元上下。 民国十八年(1929年),特大旱,夏秋颗粒无收,8~9月间天仍亢旱不雨,种麦又复失时,赤地千里,草木毫无,人心惶恐,灾重地区,举村逃亡者不一而足。今未央区所在的长安县“饿死52515人,逃荒者47357人”。是年9月,全国赈灾委员会派出以田杰生为代表的西北灾情视察团抵陕。9月10日,视察团在陕西省赈务会主席、民政厅长邓长耀等陪同下视察了孙家湾、炕底寨、二府庄、大白杨、西十里铺等地,只见秋田枯萎,焦如火焚,玉米只有一尺来高,收获不足一成,棉花也只有一柞高。吃的只有糠秕,有人甚至吃白土充饥。视察团车行不到5分钟,即见路旁饿死10多人,行进中还发现一处“万人坑”,其中死尸腐烂,发出恶臭。四乡仍不停地往这里运死人(《一场饿死二百万人的大旱灾——陕西民国十八年年馑史实汇录》)。 民国十七年(1928年)至民国十九年(1930年),三年不雨,六料未收,饿殍遍野。 1949年,春、夏旱,4、5月无透雨,6月全月降水15.4毫米,造成麦株风干减产,夏播无墒推迟播种时间,减少播种面积。 1950年,春、夏旱,4月21日至9月2日,近140天降水量不足常年1/3,严重地影响夏粮收获和秋粮生长。 1959年,干旱,西安降水量386.1毫米,夏季7、8、9三个月降水量不足常年1/3。 1977~1979年连续3年干旱,但因全区基本实现水利化,并未成灾。
编辑:秦人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