旧时,地瘠民困,普通饮食为粗茶淡饭。民间吃食习惯以小麦、玉米、高梁为主,搭配荞麦、糜、谷等杂粮。遇到灾荒,青黄不接,多以糠皮加杂苜蓿、洋芋、瓜果、野菜之类充饥。小麦虽收获量较多,但交纳公粮、地租之外,多以商品粮变卖,仅留部分以备过节、待客及平时擀面、制作杂粮的酵面之用。家常便饭规律多为蒸馍、米汤或面条。农村习惯一日两餐,忙时三餐,晚饭俗称“喝汤”。民间以勤俭节约为荣,厌恶浪费粮食、泼洒米面的奢侈恶习。吃食味喜酸辣,做工精细。以麦面为例,有蒸、擀、烙、炸、烤、洗、压、摊等,花样繁多,风格各异。蒸,有馒头、椽头、花卷、包子、艾叶馍、耍活馍、发糕(俗称锅塔塔,加枣叫枣糕)。擀,有刀切细长面、大头面片、小面片、韭叶面条、麻叶子、雀舌头。还有揪面、扯面、削面、滴糊面、浆水面、炒节面、油泼面、凉拌面、炸酱面。烙,有大锅盔、小干粮、油糊圈、死面饼、烫面软饼、葱花煎饼、油酥饼、炕干馍等。炸,有油糕、油饼、麻花、油果子、馓子、油茶等。烤,有鼓角馍、烤洋芋等。洗,有淤面、面筋、粉皮。压,有饸饹(俗称床子面)。摊,有煎饼。秋粮细作的食品,有黄黄馍、角角馍、窝窝馍、金裹银、包包面、糜谷粥、高粱面搅团、粘糜子卷卷、荞面凉粉和甑糕、粽子等。地方风味食品主要有:
长面,为待客家常上等便饭。讲究巧妇擀面,“擀成纸,切成线,下到锅里莲花转,捞到碗里挑不断”。尤以巨家、路家塬“刀剺面”为最好。做饭时,前锅下面,后锅煎汤,臊子为荤,酸汤为素,佐料不同,风味各异。农家长面,具有薄、细、长、筋、光,煎、稀、汪、酸、辣、香的特点。细长面浇汤,宽面干调。旧时吃面不喝汤,倒回锅里轮迴浇面,俗称“涎水面”。解放后,妇女手工擀面逐渐由机器压面代替。佐汤菜蔬更加丰富,吃面不喝汤的旧习得到改变。一般家庭待客,酒肉之外,主食则是面或馍。各类面食美味飘香,令人常吃不厌。
血条汤:麦面拌猪血或鸡血,压、擀、切蒸熟。煎汤加臊子、葱花、豆腐、木耳、黄花、辣子等。节日自食,红白事早餐(蒸馍泡血条汤待客)吃“流水席”,血条红,豆腐白,辣而不呛,油而不腻,为地方风味吃食一绝。
淤面:搓洗麦面,滤淀分离面皮、面筋,将过滤淤积的面水炼蒸或摊擀薄饼,切条或压饸饹,配择骨肉,加盐、醋、葱、蒜、姜、辣子,凉调入席。农家多以手掇碗,随意自食,以饱口福。
锅盔:精细麦面,搅拌稍硬,用压杠反复揉匀,擀成大饼,直径约50公分,厚约3公分。浅锅文火烙烤。皮斑黄,瓤砂白,干酥香爨,便于携带贮存。1989年县城有烙锅盔的90余户,平时日销1500多公斤。
麻花:和面讲究,搓纹紧凑,氽入油锅炸透。盘绕散松如花,金黄干脆,细嚼油香。麻花泡芝麻、杏仁油茶,揉软绵筋,色美味佳。众多的加工户中,城内尚长信麻花质量为优。
馇酥:麦面、大油加葱花、调料,揉合拧叠成夹层小饼,入鏊烘烤,搽油翻煎,渍黄柔酥。油而不腻,香气四溢。
水豆腐:尧头村传统手艺出名。1989年,县城区周围做豆腐的有40余户,其中做水豆腐的20多户,日供市场1500多公斤。黄豆打豆浆、滤渣,烧煎后用石膏等点制成为豆花。豆浆煮馍顶水豆腐,调盐和油泼辣子。味美鲜嫩,老幼咸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