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三秦游网>>民俗风情>>正文
长武县嫁娶风俗习惯(1)
2011-11-15 13:18:26  来源:三秦游综合  点击: 次  进入论坛
| 更多

    封建社会,男女婚姻概由父母作主,男女双方无选择配偶的自由权利。一般从小许配订婚,以男娶女嫁为主,也有招赘成婚的。传统婚俗为一夫一妻制,也有男的纳妾,女的招夫养夫。结婚年龄多在十七八岁,少数富户人家也有十四五岁早婚的。由订婚到结婚,依“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”,须经“六礼告成”。即,纳采(送礼求婚)、问名(女子生辰)、纳吉(宗庙卜吉)、纳征(聘金订婚)、请期(择婚吉日)、亲迎(迎娶结婚)。
    民国时期,文明渐兴,既有父母包办,又讲门当户对,也有一些青年自由相爱结婚的。婚姻习俗逐渐革新、简化。一般是男女双方家长托媒人为子女“打听”婚姻对象,或男方托媒向女方提亲。在门当户对、才貌般配的前提下,由媒人两头说合,双方家长互相了解,问清年龄、属相和“生辰八字”。基本条件比较符合心愿,便约定日期“相亲”。男方父母带领儿子到女方家中会面,俗称“看媳子”。两相中意,由男方亲属当场给女子头上插花,女方招待吃汤、饭两顿。否则,不插花,吃一顿饭就离去。相亲之后再经合婚,双方互换写明出生年月日及属相的“庚帖”,请阴阳先生推算、“查八字”、“合属相”。所谓“自古白马怕青牛,鼠羊相逢一旦休。猛虎遇蛇满山走,金鸡黄犬不到头。乌猪猿猴不同游,龙见兔儿泪长流”。“大相合”方能订婚。媒人往来奔走,讨价还价,几经周折,吃喝拿要,商议“会亲”。约定日期,女方亲属去男方家中,由媒人主持,两亲家举杯祝酒,互相交换干杯,称“换盅”。彩礼摆设桌面,女婿行跪拜礼,岳父礼节性地退回少许,按商定数量收取彩礼。也有象征性少收的谓之“结爱亲”。订婚后,每逢端午、中秋、重阳及春节,男方亲属赴女方家中送礼,谓之“追节”。农村姑娘六七岁开始学纺线,到十二三岁就上机织布。出嫁前,陆续备置嫁妆、陪房”,有被褥、鞋袜、枕头之类。筹办结婚,双方家长商议大致时间,请阴阳酌定“婚嫁利月”。所谓“正七通鸡兔,二八虎共猴,三九蛇与猪,四十龙和狗,牛羊五十一,六腊鼠马走”。男方亲属携带礼物到女方娘家商定具体婚期,谓之下彩“问话”。婚期前三天,由巧妇为女子挦汗毛,名日“择脸”。前一天,女方娘家设筵待客,俗称“赍发”。亲朋赠送衣物称作“添箱”。把陪嫁衣物置于院内让人观看,叫“摆陪房”。男方差人把箱柜送往女方家,叫“送嫁妆”。娘家陪铺盖、灯、脸盆。结婚喜期清晨,新郎上祖坟烧香告祭,称为“换报”。当日,男方大办筵席招待亲友。来客馈赠礼物,俗称“行情”。娶亲多用花轿。雕花饰纹,精致美观,四周隔扇镶嵌玻璃,谓之“四明轿”。新郎新娘使用的轿和凤冠霞帔、礼帽、宫花有人专事租赁。民国二十年以后,一般人家以牛车改装彩车代轿。新娘子梳妆打扮,头戴凤冠,身穿霞帔裙子,手提彩帕,雍容华贵,风采动人,鼓乐伴奏,前呼后拥。“香车迎淑女”,新娘子独得一日富贵,体面壮观。新郎佩红戴花,打扮时兴。迎亲队伍提早动身,人员额定,去单回双。“大客”乘马先行,躬守礼仪,应付交涉。选年轻美貌的同辈妇女为“娶女的”,引导陪伴新娘。赶车和娶女的随带一只花公鸡,称作“引路鸡”。女方家中盛情招待后,“打发”女子出门。新娘子头顶红布“盖头”,穿红布“罩衣”,俗称“硬衣”。辞灶、告别二老,哭哭啼啼,娘屋选长辈人背送,按方位上车(轿),脚不沾土。女家陪伴有“送女的”、“上头的”、送妆奁(压轿)的,与男家来人并成双数。女家还有“送饭的”尾随其后,人数不定。带蒸礼和一定数量的饺子,俗称“煮角”。大客沿路抛撒“喜帖”,快马先回。新郎乘马前去接候,俗称“迎花”。绕车(轿)左右各转三圈,下马向车(轿)行礼。再乘马引导回家。娶亲无论路途远近,必须午时前进门。新娘按时辰方位下车(轿),红毡转换铺地,扶引进门,鸣放纸炮,抛撒铜钱、核桃红枣和谷草节。庭院设香案,由宾相唱引,夫妻双双拜天地、拜父母、互相交拜。新郎新娘共同手提盛五谷杂粮、铜钱、尺子、剪刀的木斗,脚踩红毡,步入洞房。新郎抢先上炕,脚踩四边和炕心,再让新娘上炕“入帷坐帐”。新郎挑盖头,送女的“上头”,给新娘子梳发绾髻。收受押柜钱,开箱整取衣物换妆。夫妻共饮合杯酒,叫“合卺”。鼓乐吹打,喇叭时而朝天,时而向地,取欢天喜地之意。主人热情招待前来贺喜的乡邻和亲戚朋友,依次安席入坐,喝礼开筵,大吃大喝。新郎新娘于席间行叩拜礼,为客人敬烟酒。并备礼谢媒,俗称谢“红叶”。洞房花烛夜,盛行道喜,闹洞房俗称“耍房”。“三天没大小”,逗笑取乐助兴新郎新娘搂抱一起,依次向来客行跪拜礼,叫“磕浑头”。并给长辈装烟点火,以示感谢。耍房形式多样,情趣横生。“折花”时,新郎新娘一问一答:南墙一枝花,妹妹想戴它。想戴摘花来,哥哥扶一把。也有低级庸俗的耍法,举动粗野,新郎新娘任其嬉闹摆布。入睡时新娘为新郎脱袜子,新郎给钱答谢。当晚洞房不熄灯,意为“长命(明)”。窗外常有人“听房”,以偷听“悄悄话”取笑新婚夫妇。翌日黎明,新妇去公婆住处问安、扫地。早晨,新夫由执事人领着逐户给全村长者磕头。早饭后新妇由“娶女的”领着去全村各户磕头。都叫“拜庄”。中午新婚夫妇在院内与宾客、执事人等会面,依次磕头“拜大小”。受拜者馈赠钱钞或礼品。第三日早饭,由新妇擀“三天面”,答谢亲邻,婚礼方告完毕。婚后7—10天,新妇回娘家住相等的天数,称“遨十”。回婆家、再去娘家各一月,称为“遨对月”。婚俗规程礼仪,村社之间大同小异。祖辈相传,前行后效。

[1] [2] 
下一页


编辑:秦人
相关链接
三秦影像
更多
 
最近更新
 
图文阅读
 
陕西景点
 
陕西美食
 
陕西特产
 
三秦概况 | 网站简介 | 联系我们 | 网站投稿 | 友情链接 | 意见反馈 | 信息纠错 | 推广合作 | 合作伙伴
Copyright@2010-2011 三秦游网(陕西文化旅游网) WWW.SANQINYOU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.
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:
三秦游群①:3532197   三秦游群②:24288209
三秦游群③:81817349  三秦游群④:70760386
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:
三秦游群⑤: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:146721821
三秦游群⑦: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:146722047
联系/合作电话: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