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县南靠秦岭,北抵黄土原,渭河由西向东流径中部;西、南、北三面高,东部低而开阔。这是境内地下水形成和运动的地质地貌基础。 依地下水储存条件,可分松散岩孔隙水和结晶岩裂隙水。松散岩孔隙水分布于黄土台塬和河谷阶地;结晶岩裂隙水分布于秦岭北坡基石山区。 地下水总的流向自南北两侧分别北东、南东方向流向中部河谷区,至渭河漫滩转向东流。潜水主要接受降水渗入、河水渗漏和地下径流补给。通过河流、地下径流、泉和人工开采等途径排泄;承压水主要接受两侧径流补给。通过越层补给潜水和人工开采途径排泄。地下水补给模数,因地貌单元不同各异,渭、千河漫滩及一级阶地,每年每平方公里为93.94~164.2万立方米,渭、千河二级地每年每平方公里为48.15~54万立方米,渭、千河三、四、五级地每年每平方公里15.1~31.1万立方米;金陵河川道每年每平方公里17.76万立方米;周原每年每平方公里12.45万立方米;贾村、硖石、陵原及渭河南二级黄土台塬,每年每平方公里3.55~13.4万立方米,贾村原凹为6.8万立方米。 本县地下水化学成份简单,水质较好。潜水主要为碳酸钙、重碳酸钙镁和碳酸钙钠型水,局部有硫酸钙、钠及氟离子型水。无色、无味、无嗅、透明,矿化度每升5.2毫克,pH7.7,主要离子含量不超过饮用水标准,适合人畜饮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。但城镇、工厂、村庄附近地下水受污染,有毒元素汞、砷、氰、铅、酚等均有超标,特别在茵香河以东地区,水内含氟量每升高达8毫克。通洞、赤沙、坪头、新民、香泉等地,地下水含氟量均超过饮用水标准。 肥水为本县地下水又一特点。据1977年在全县22个公社、220个大队普查,有肥水井270眼。主要成份为硝态氮,少量为亚硝态氮,每立方米含氮量15~30毫克的肥水井达166眼,每立方米含氮量31~50毫克的肥水井63眼,每立方米含氮量在100毫克以上的肥水井32眼。周原张谢一眼肥水井每立方米含氮量高达360毫克,以亩灌50立方米计算,每灌一次肥水相当施硫氨90公斤。 全县地下水储量2.124亿立方米,可开采量达1.22亿立方米,实际开采量为8170.5万立方米。其中:农业用水4273万立方米,工业用水3144立方米,生活用水753.5立方米。 泉水是地下水的出露。约在5000年前就有神农氏“尝百草之滋味,水泉之甘苦”的传说。唐如意元年(692),建高泉渠,引泉水入虢县城饮水浇园。明崇祯年间(1628~1645),在阳平西北寺崖头“开濬众泉,合流成渠”。民国三十五年(1946)《宝鸡乡土志》记载,全县(含今宝鸡市区)共有伏泉33眼。1982年12月在周原和贾村原调查,有泉98眼。1985年全县普查统计(除秦岭北麓、西部山区和县功丘陵区),有伏泉297眼。今择名泉略记。
[1] [2] 下一页
编辑:秦人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