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三秦游网>>三秦文物>>正文
眉县上缴出土文物
2011-10-28 23:02:40  来源:三秦游综合  点击: 次  进入论坛
| 更多
    鼎 通高77厘米,口径56.5厘米,重78.5公斤,立耳,深腹,平沿方唇,口稍敛,器内底与足对应处有三个直径11.5厘米,深4厘米的园窝。口下饰饕餮纹,腿上部饰饕餮面,主体花纹凸起,云雷纹填地,耳外饰两朵夔龙。内壁铭文28字,西周物。1972年5月28日,眉站(今马家镇)杨家村出土,现藏省博物馆。
    盠方尊 通高7.2厘米,口径17厘米,重2.75公斤,口圆体方,四角有扉棱凸起,腹两侧有向上卷曲的象鼻形提手,长垂珥。腹正中饰涡纹,两旁填以夔龙。器内底铭文108字,系西周中期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。1955年3月在眉站(今马家镇)李家村出土,现藏省博物馆。
    盠驹尊 通高23.4厘米,长34厘米,重5.68公斤,器为昂首站立、竖耳垂尾的骡驹形,腹腔中空以容酒浆,脊开方口,上置盖,腹部饰圆涡纹,颈下铸铭文94字。与上列盠方尊同窑出土,现藏省博物馆。
    驹尊盖 高4厘米,长5.5厘米,宽5.3厘米,呈弧形,顶上有一卷尾夔龙提手,夔角做螺状,身饰云纹,铭文12字,与盠方尊同窑出土,现藏省博物馆。
    盠方彝甲 通高22.8厘米,口纵11厘米,口横14.4厘米,腹深9.5厘米,重3.6公斤,造型仿宫殿式样,盖和器四角皆有扉棱,腹两侧有向上卷曲的象鼻形,珥方垂珥,器腹与盖的正中饰涡纹,两侧饰变体夔龙,口沿下及圈足均饰窃曲纹,通体用云雷纹填地。盖、器同铭,铭文108字。与盠方尊同窑出土,现藏省博物馆。
    盠方彝乙 通高18厘米,口纵8.4厘米,口横11.6厘米,重2.095公斤,形制、纹饰、铭文都和盠方彝甲基本相同,惟器形较小,且腹内有隔,将空腔分作两格,每格正中对座的盖沿有方形缺口。与盠方尊同窑出土,现藏省博物馆。
    编钟 13件,总重量340公斤,依据其形制、纹饰分析,并经科学鉴定,当为西周早期乐器,其考古价值较大。编钟依次可分为四组:甲组,云雷纹钟2件,无铭。钲、鼓、篆间饰云雷纹,四周各围以联珠纹,舞部素面,旋间饰四个乳钉,有干无衡,角空与钟腔相连;乙组,钟四件,三件大钟铭文一致,皆为117字,另有重文符号11个,个别字有异,一件小钟铭文17字,重文符号2个。该组器物舞部饰云雷纹,篆间窃曲纹,鼓部蟠虺纹,鼓右饰一大鸟纹,旗上饰云雷纹,枚分平顶和尖突形两种;丙组,窃曲纹钟四件,两大两小,舞部、篆间、鼓部均饰窃曲纹,鼓右各有一大鸟纹,平顶枚,无衡,角空与钟腔相连;丁组,编镈3件。钮为两大钮相对衔梁组成,舞部饰云雷纹,钲部有四个扉棱,两侧扉棱为四虎构成,正背两扉的上端站一昂首鸣叫状的凤鸟。四条扉将镈钲分为四部分,每一部分饰一蟠虺纹,两个大蟠虺纹组成一大兽面纹,椭圆形口,形制古朴端庄。I号镈:通高63.5厘米,钮高19厘米,钲间28厘米,鼓间16.5厘米,舞修22厘米,广16.5厘米,口宽31厘米,长34厘米,壁厚1.5厘米,重32.5公斤,Ⅱ号镈:通高37.5厘米,钮高17厘米,钲间26厘米,鼓间14.5厘米,舞修24厘米,广21.5厘米,口宽30厘米,长32厘米,壁厚1.5厘米,重22.5公斤。Ⅲ号镈:通高51.5厘米,钮高15厘米,钲间24厘米,鼓间12.5厘米,舞修22.5厘米,广21厘米,口宽29厘米,长31厘米,壁厚1.5厘米,重21公斤。13件编钟中的2号钟,现藏省博物馆。

编辑:秦人
相关链接
三秦影像
更多
 
三秦概况 | 网站简介 | 联系我们 | 网站投稿 | 友情链接 | 意见反馈 | 信息纠错 | 推广合作 | 合作伙伴
Copyright@2010-2011 三秦游网(陕西文化旅游网) WWW.SANQINYOU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.
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:
三秦游群①:3532197   三秦游群②:24288209
三秦游群③:81817349  三秦游群④:70760386
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:
三秦游群⑤: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:146721821
三秦游群⑦: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:146722047
联系/合作电话: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