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饰
1.容装。清代,本县男性蓄发,梳辫子。官、绅、士、儒年过30,一般农民60岁留胡须。姑娘留发扎单长辫,婚后在脑后盘发髻,俗称“盘头”。辛亥革命后,男人剪辫剃须,遗老仍留小辫、长发,状似妇女剪发头,唯脑门上剃光。民国时理发始用推剪,青年留有西发、平头、分头、抛顶等,中、老年多剃光头;部分妇女剪去发髻,改留“剪发头”。姑娘梳单辫子,已婚妇女有的留“短发”,有的仍留“盘头”。建国后,发型日渐繁多,男人留“西发、大背头、平头、青年头、上海式、学生式”。农村老人以光头居多;姑娘始留双辫;幼女有“儿童式、蝴蝶式、小辫子、朝天辫”等。成年妇女以剪发称著。80年代后,城镇和少数农村青年留披肩长发、烫发。
2.服装。唐代,本县受都城长安影响,兴盛长裙,宽衣大衫,系腰带。妇女衣着红、紫、蓝、绿各色。明代大体与今演古典戏剧服装相似。清代和民国初,着装有大襟式和对襟式两种,大衣襟者居多,大襟有长袍和短褂之别。男女均穿“大裆裤”。冬季,富人士儒多穿长袍马褂,衣料多以绫
绸缎,衬以羊皮、狐皮或丝棉,作工颇考究。夏天穿长衫或短褂,非绸即纱,质优色艳。贫人穿短衣袄,土布为料,色以红、绿、青、黑、白居多。农村男子一年四季腰系黄色布腰带,妇女则系黑围裙。民国中期,中山装、学生服、旗袍和
裙盛行,西装在县城视为“洋装”。逢有盛典,着长袍、马褂者不乏其有,配以礼帽,颇感“时髦”。面料,细布取代了土布,阴丹士林布和纯蓝布风靡一时。县城人普遍穿中山装,少数政界人员穿西装,戴礼帽,配以眼镜、皮鞋和手杖。农民仍穿土布缝制的大襟衣、便裤。少年学生多穿童子军服和学生服装。建国后,长衫、大褂绝迹,旗袍便衣日渐减少。盛行一时的男装有中山服、红卫服、学生服、青年服、解放服、工作服和各式各样的大衣;女装盛行列宁服、春秋衫、两用衫、轻便衫、拉链衫,各式大衣和女裙。
“文化大革命”中,穿着款式单调,青壮男女服装几乎全为蓝黄色,样式一律为解放式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衣料花色品种丰富多彩。青年们追求新颖时髦的衣服款式,有上海服、西服、港服、卡曲衫、喇叭裤、西装裙、旗袍裙、学生裙、连衣裙。农村老年人服装式样变化甚微,但质料大部分已由土布变为市布、混纺、化纤。男女青年冬季多穿“滑雪服、太空服、多功能防寒服”,夏季为“港衫”。平时多穿牛仔裤、皮茄克;女青年中流行“蝙蝠衫、健美裤”。
编辑:秦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