饮食
1.主食及花样。建国前,富户主食小麦面粉、大米,偶以杂粮调剂口味。贫户多食粗粮,间以小麦、大米改善生活。
建国后,县南绛帐、上宋、揉谷三乡(镇)人多地少,水利优越,小麦、大米收获约各占一半,农忙时主食小麦,农闲时主食玉米等杂粮。县北法门、黄堆、南阳、天度一带,地广人稀,以小麦为主食,兼食小米等杂粮。之后随着全县水浇地的增多,农作物结构的改变和粮食产量的逐渐增加,普遍以小麦为主食。主食作法多种多样,以面条、稀饭、蒸馍为多。面条有“宽面、窄面、细面、挂面、削面(削筋)”等;佐料以“荤、素”分;食法有:“干面、汤面、一锅煮面”等。“臊子面”系本县传统佳肴,具有“煎(热)、汪、稀”特点,全县多以先捞面后浇汤,唯县城周围先舀汤,后捞面。馍种类主要有锅盔、干粮、馒头、煎饼、油饼、包子、花卷等。“鹿羔馍”系本县传统风味食品。其它小吃尚有面皮、水饺、油茶、豆花、麻花、油糕、凉粉、粽子等,“法门油粉”最为名贵,有“软、光、筋、香”四大特色。
2.副食及蔬菜。副食品主要有豆腐、粉条、大肉(猪肉)羊肉、鸡蛋等。品种繁多。建国前,多数人仅在逢年过节、“红、白”喜事、修建时才用副食蔬菜宴客,唯城镇人、农村富户日餐配有副食蔬菜。建国后,1970年前,农户仍主要靠挖野菜;后相继自己种植蔬菜(包括鲜嫩“苜蓿”在内);大多数人上市购买。主要蔬菜有红萝卜、白萝卜、白菜、韭菜、大蒜、豇豆、黄豆芽、芹菜、菠菜、茄子等。“透心红萝卜”系本县蔬菜中的一大名产,其特点是个条修长(一般6至7寸),大小均匀,颜色鲜红,质地脆嫩,味道甜美,生熟均可食用。农村有“离了红萝卜,上不成席”之说。近年,人民生活水平提高,副食与蔬菜品种增加,有蛋白肉、西红柿、大辣椒、茄子、韭黄、莲花白、架豆、土豆(洋芋)等,食用量比1970年前约增3倍。本县人喜欢多味菜肴,偏爱酸、辣。烹调既注重主料的色、味、香,又喜爱佐料的鲜、酸、辣。传统习惯是一日三餐。早、晚一般为馍伴小菜稀饭(糁子或糊汤),中午食面条。晚饭比较随便。
3.筵宴。本县筵席风味,各地大同小异。酒、莱、饭为筵席三要素。县城公宴通常有八菜一汤,多为猪鸡牛鱼肉、鸡蛋和其它炒菜。农村宴席有干菜和汤菜两种,干菜为炒菜;汤菜只添菜不换碗。婚嫁一般为“十三花、十二起”;生日、满月一般摆“十大碗”;丧葬为“九碗”,县南一带忌讳吃肉。“十三花”:四碗豆腐,上覆盖肉片(又称“柱碗”)分摆四角,两碗稀菜(煮粉条拌绿菜),两碗豆腐,两碗豆芽拌粉条,两碗炒素菜,一大盘甜米置中央。“十二起”又称十二件,比“十三花”少一盘甜米。“十大碗”又比“十二起”少两碗炒素菜。九碗是豆腐两碗,煮粉条两碗,凉豆芽拌粉条两碗,红白萝卜两碗,一小盆煮粉条。无论干菜汤菜,开席前须有凉菜供下酒,唯丧葬宴席只备一大碟混炒的粉条豆腐或只是粉条加青菜。
4.茶点。本县老人嗜好饮茶,故城镇和农村要道常设茶摊(馆)。清未民国时期,县城有茶馆、茶摊十余家,农村人多以黑豆、梨花、兔耳草、黄芹、白果叶、山楂叶代茶。建国后,改以购买茶叶。今成年人几乎多数饮茶,尤喜陕西青茶、茉莉花茶。农村老人多喝“酽茶”(或称“罐罐茶”);城镇人以淡茶为主,并有元霄节吃“桂花元霄”、端阳节吃“油糕”、“粽子”,中秋节献月亮吃月饼、梨、苹果、枣儿、核桃等干鲜果的传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