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三秦游网>>民俗风情>>正文
麟游县饮食习俗
2011-10-25 0:50:46  来源:三秦游综合  点击: 次  进入论坛
| 更多
    食 麟游人的主粮以小麦、玉米为主,辅以荞麦、糜谷和豆类。旧社会,富裕人家主食小麦,贫困人家食以秋杂粮,糠菜半年粮的特困户更不少见。
    历来一日只食两餐,早饭约在九点,午饭约在下午三时,农忙季节,才增加晚餐,名曰“喝汤”。
    逢年过节招待亲友,主食为臊子面。其特点可概括为九个字:薄、细、长、硬、劲、光、煎、稀、汪。就是在制作时先选韧性好的精粉,搓硬、揉光、擀薄、切细,要保持一定长度,汤要烧煎,油辣子臊子放多,每碗只盛少许面条。臊子面要香,全在配汤,可配葱花、鸡蛋饼、豆腐等,要入口有味,香而不腻,辣而不呛,酸咸适度,回味悠长,十分讲究,故盛传不衰。
    “煎饼”,俗叫“烙面”,县东人多食用。具体作法是用荞麦面加少许麦粉合成浆糊状,烙成薄饼,刀切成条,浇调料汤即成,嚼而味长。
    烙麦面油饼,也是临时招待亲友的主食,用好麦面加水合成团,擀成饼状,涂抹较多的植物油或大油,加调料、葱花、蒜苗,摺叠拧搓后再擀成薄饼,锅内放适量油,旺火烙熟,食用时配鸡蛋汤。
    本地玉米质量好,用玉米面作的搅团光、劲,作的粑粑馍虚胀、香甜,玉米珍子煮成粥味香甜可口。
    麟游的三大风味小吃:
    1.核桃干粮:县西招贤、两亭一带出产桃核,尤其是酒房乡卞良坡等地,产量多,果质优良。每年八月中秋前后,新核桃成熟,家家户户都能吃上用核桃作的“油厚旋馍”。招待至亲厚友或家人外出,都烙核桃干粮。作法是先将核桃仁焙黄碾烂至出油,加调料、葱花。用薄面片摺叠包好,擀成饼,上锅烙出,层数繁多,酥软、香爨,走亲戚用的核桃酥,比月饼大一倍多,以核桃仁为馅子,外包一层薄面皮,上锅烙出,异常酥软,人喜食。
    2.杏仁茶:杏仁含有氰化物,应≤2mg/公斤,其制作方法是,将杏仁微炒碾烂加水,过滤去皮成杏仁浆,盛浆入锅温火煮之,不时扬汤至沸去毒,以不苦涩为度,再将白面搓成块,于水中揉洗成糊浆,取出面筋。将煮熟并用凉水浸泡去毒过的全杏仁入锅,加炒菜、面筋、旗花面片、鸡蛋浆、调料(忌醋),即可食用,光滑油香,清泼爽口。
    3.血条面:以细麦面用猪、羊血搓成块,擀薄擦油,切细,蒸熟凉干,吃时再入浓铴锅煎煮。血条面汤,要配大料,姜汁、蒜苗、葱花、豆腐条、鸡蛋饼、油泼辣子、臊子,即可食用,香味俱佳。
    婚葬喜事招待宾客的酒席:一般为八、九、十碗,有重八席(即八大八小)。这种酒席须有小海菜、虾米等。盛大酒席“十二起”,即小碟凉菜12个,大拼盘12个,讲究一软一硬,软是大品烩菜,硬是大盘炒菜。12起酒席须有海参、鱿鱼、鸡肚、肘丸,零吃零上,酒有白洒、黄酒两种,酒毕上九碗肉菜加主食馍。招待宾客早饭较简单,烩5个菜,喝少量酒,吃臊子面或血条汤,上四罗菜。此为丰盛酒席,一般人办不起。穷苦人家过事待客则很简朴,早饭一般不喝酒,吃臊子面或粉条豆腐汤泡馍,用凉拌豆芽及烩萝卜片作小菜。午饭烩炒几个菜带酒,后以萝卜片或豆腐作垫菜,上覆少量肉片,叫“猴儿顶灯”,作9碗加主食馍,娶媳妇则上10碗,取“十全”之意。
    农民逢年过节,炸油饼、油糕,包饺子、蒸包子、做凉粉、压餄饹、洗面皮。一般人家总要喂一头过年猪,蒸血条面,炒臊子,挂腊肉。宴客酒席讲究实际,一次摆齐,菜、酒、馍同时并举。白萝卜很少上席。
    街上卖吃食的有面条、蒸馍、包子、锅盔、油饼、油糕、粽子、麻花、凉粉、面皮、豆花脑、羊肉泡等。
    另有国营菜铺,远从汉中、西安运来新鲜蔬菜供应城乡人民,3月上旬,麟游就可吃到青辣子、嫩黄瓜、鲜蒜苔等。

编辑:秦人
相关链接
三秦影像
更多
 
三秦概况 | 网站简介 | 联系我们 | 网站投稿 | 友情链接 | 意见反馈 | 信息纠错 | 推广合作 | 合作伙伴
Copyright@2010-2011 三秦游网(陕西文化旅游网) WWW.SANQINYOU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.
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:
三秦游群①:3532197   三秦游群②:24288209
三秦游群③:81817349  三秦游群④:70760386
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:
三秦游群⑤: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:146721821
三秦游群⑦: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:146722047
联系/合作电话: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