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节 传统节日
传统节日,本地群众最为注重的是春节、元宵节,其次是中秋节、清明节和端阳节,再次是重阳节和腊八节。
春节
也叫过年。从腊月初八后,家家就开始备办年货,准备过年。腊月23日,送灶君爷,并打扫卫生,布置室内,称为“送灶”、“扫舍”。腊月30日糊窗户,贴窗花、年画,贴对联、门笺、门神画,备酒菜,给祖先献供馍、菜,燃香,点蜡烛,祭祖祀神,燃放鞭炮,开始过年。晚间全家团聚吃菜喝酒,晚辈给长辈拜年,长辈给小孩、新媳妇散发压岁钱,说古道今,谈工作,叙家常。午夜后,在院内点燃一堆柏叶火,燃放鞭炮,插香接神,除旧岁,迎新春,称之为“迎喜接福”。正月初一早晨,男女老少穿新衣,给祖先烧香叩头。早饭吃臊子面或饺子,午饭摆酒席,吃馍食。初二之后,携带礼品,走亲访友,谓之“拜年”。此间各村排演社火、搭制秋千,人们尽情玩乐。
建国后,为欢度春节,政府要求大搞爱国卫生运动,干干净净欢度春节,人们备年货,添新衣,走亲访友,除夕日贴对联,放花炮,废除了贴神、敬神和彻夜守岁、磕头等封建迷信陋习。机关、团体、驻军、农村广泛开展拥军优属、拥政爱民、访贫问苦和文化娱乐、体育活动,共青团、少先队组织青少年为“五保户”、“烈军属”担水、扫地、送柴送煤,问寒问暖。
元宵节
在正月十五日夜,也叫上元夜、灯火节。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。主要活动有3项:一是吃汤圆;二是观灯,猜灯谜;三是耍社火。正月初五后,各种形状的花灯,如暖锅灯、鱼儿灯、老虎灯、兔娃灯、猴娃灯、西瓜灯、纱灯、宫灯、龙灯、莲花灯、火罐灯等上市,名目繁多,样式新颖。从初八起,婆家开始为未婚媳妇送灯笼,舅家给外甥送灯笼,并带麻花或糕点。正月十四至十六日为灯节活动日。入夜,城乡户户院内悬天灯,挂门灯,放花炮、焰火,小孩子挑着彩灯,走街串巷,并给祖墓挂红灯,以示思念。新媳妇第一个元宵节,去男方舅家或姑家叫“躲灯”,一般是十二日去,十六日早晨送回婆家。
耍社火,自正月初五开始,十五日形成高潮。这一天,全县各乡镇、村的高芯、柳木腿(高跷)、狮子、龙灯、纸马、旱船等形式的社火和马社火、挈社火,聚集县城表演。民国时期,每年进城社火有三、四十家,现在达百余家之多。社火经过的单位、住户,在门前放炮迎接,搭红、赠送礼物,表示酬谢。
1986年后,法国、保加利亚、西德等国际友人及省、市领导干部多次来县观赏、录像、采访。晚上城内放花炮、焰火,演电影,搞灯展,猜谜语,灯火灿烂,人流不息,热闹非常。元宵夜食品独特,除城乡普遍吃汤圆外,一是吃凉粉,“冰口疮”;二是吃“追魃”,民间传说魃是天旱恶魔,妇女用麦面蒸成蝌蚪形的馍,叫做追魃,表示吃掉恶魔,求得当年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。
中秋节
也叫“八月十五”,又称团圆节。节前亲友互送月饼、水果。节日中午吃臊子面,晚上月亮升起时,设香案摆水梨、石榴、柿子、核桃、茅栗、葡萄等于鲜果敬月,全家围坐赏月,吃月饼,欢叙合家团圆,共享天伦之乐。旧时贫苦农民吃不上月饼,更无此雅兴,但仍要设法吃一顿较好的饭菜。
清明节
也叫寒食节,古人在清明前一日不动烟火,吃冷食,叫“寒食”,相传是为了纪念介子推。辛亥革命后,清明称为民族扫墓节。当地人叫上坟,从清明节前5天,群众就开始扫墓祭祖活动。上祖坟时,本族人抬着奠酒祭品,成群结队集体吊祭。新坟由本户人去墓地烧纸祭奠。如遇坟冢塌陷,要在清明节这天清早运土堆起,叫添坟。建国后,每年清明节,机关干部、学校师生前往烈士陵园祭扫革命烈士陵墓。
端阳节
农历五月初五,称端阳节,也叫端午节。古代五月别名称为午月(午、五同音,通用),“端”是开始之意,每月3个五,头1个五便称端午。这日清晨,太阳未出前,家家户户门窗插柳枝、艾叶,人们在耳朵和鼻子上抹雄黄酒,小孩胸前戴刺绣的香包,腰系绣有五毒的“红裹肚”,手腕带彩线合成的“花花手”,相传为避瘟疫,防虫咬。端阳节吃油糕、粽子、鸡蛋,以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。还有送裹肚的习俗,节日前,婆家给未婚媳妇送红布2市尺,衣料、鞋、袜及装饰品。女方回赠鞋帽等物。舅家给外甥送精绣的五毒红裹肚和用麦面蒸好的扇形馍或绿豆糕、粽子等。
重阳节
农历九月初九,也叫“重九”,是传统的登高节。县内有送花糕之俗。花糕是用麦面蒸成的形似宝塔的蒸馍,3至5层不等,以桃或石榴为顶,大的底径1尺,高1.5尺,小的底径5寸,高7寸多,周围有飞禽走兽、虫、草、花卉、花纹图案,送时插各色鲜花。节前,男方给未婚媳妇送,外婆给外孙送,并伴送冬天衣物等。同时节日这天清早,全家或邀集亲友,携酒带菜,漫步登高于山坡之巅,择地而坐,饮酒畅谈,观赏秋天的美好风光。学校、工厂等多组织登山、越野赛等体育活动。此俗目前仍很流行。
腊八节
腊,古书称为祭,将祭祀活动放在岁终一月中进行,故称农历十二月为腊月。同时,腊月初八是释迦牟尼的诞生日,寺院和尚除做佛事外,还要煮五色杂粮粥供佛,所以又称为“五谷节”。在民间历代每年腊八节要杀鸡宰羊,祭祀祖先和百神,乞求保佑,取得来年丰收。本县人以吃腊八粥为俗,粥以小米、黄豆为主,拌以豆腐、白菜、萝卜丁等,还放大肉臊子,用荞面为皮,肉菜为馅,包成圆形的雀(音巧)儿头的面食与米同煮,意即将麻雀消食干净,不再危害稻谷。粥熟后加进调料,先供祖先,并给门画、磨子、碌碡、碾子、果树涂抹,然后全家聚集共进粥餐。腊八粥比平时吃得早,要有剩余,象征谷物丰收,吉庆有余。此俗现仍流行。
游百病
正月十六日,城乡人民多结伴去野外春游,名曰“游百病”,意在驱除百病。
六月六
俗谚“六月六,晒棉绸”。这天,人们翻箱倒柜,大晒衣物,以防霉烂虫蛀,至今亦然。
乞巧节
农历七月初七日是乞巧节,群众俗称“掐巧娘娘”。传说这一天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,旧有“掐巧”之俗。六月六日,姑娘们7人1组,用小豌豆生豆芽,把生出的豆芽移入空瓮里,每天淘洗,长成2尺多长的鲜嫩茎杆,用红纸条一节节捆成豆芽束,俗称“巧娘娘”。7月7日夜晚月亮初升,姑娘们在嫂嫂的帮助下,摆好香案灯烛,上供“巧娘娘”,献上7碗鲜果品。香案前放好跪垫,生巧的7位姑娘焚香、燃表、叩拜静跪等待掐巧,看热闹的姑娘、媳妇,手拿扇子向跪着的姑娘们扇风,边扇边念着乞巧曲:六月六日生巧来,七月七日掐巧来……七姐七姐你下来……给我姐姐教巧来,巧的给个花样子,拙的给个鞋样子,灵的学会绣龙凤,笨的从此变灵醒。念罢,就开始掐巧,掐者把供上的豆芽尖掐下来,丢入桌上的水碗中,豆芽漂在水面,看水下芽影的各种形象,预测姑娘们的巧拙,其意是向织女祈祷请教刺绣技术,称乞(七)巧。此俗已自行消失。
十月一
农历十月一日,俗称鬼节。这天,旧俗为使去世亲人不受冻馁,在大门前烧纸钱和纸衣祭奠,叫送寒衣,现已大为减少。
送灶
腊月二十三是民间送灶日。传说玉皇大帝为监视下界苍生,给每户派出一个灶君爷,每年除夕来到人间,带上妻子儿女和鸡狗,腊月二十三日回天宫奏事。是日夜,各家主人把灶君像取下来,放在黄表上,向灶君敬献灶糖、灶干粮。嘴里默念:今晚,送你老人家上青天,马喂饱、料装好,见了玉帝就说全家好。祈求灶君爷上天言善事,下界降吉祥。然后把灶君像烧掉,次日将烧的纸灰倒入河中。此俗建国后废除。
除传统节日外,建国后,还相继增加了许多新节日,有每年1月1日的元旦节、3月8日的国际劳动妇女节、3月12日的植树节、5月1日的国际劳动节、5月4日的青年节、6月1日的国际儿童节、7月1日的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、8月1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、9月10日的教师节、农历九月初九的老年节、10月1日的国庆节等,每逢节日,县内机关、企事业单位都结合实际情况,举行集会、座谈或举办文娱晚会,组织义务劳动等庆祝活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