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县有道教、佛教、伊斯兰教、基督教、天主教。据史料记载和考古遗迹证明,道教于金大定二十年(1180)、佛教于北魏时期先后传入县内,伊斯兰教于清代、基督教和天主教于清末传入。到1949年,全县有教堂、寺、庙56处,教徒591人,活动比较频繁。1952年,宗教界进行了自主、自养、自传的“三自”革新,并在教徒中开展了反帝爱国教育。1960年,县上成立宗教制度改革领导小组,下设办公室,在全县进行了宗教制度改革。经过改革,废除了宗教界内部长期存在的特权和封建压迫等不合理制度,打击了反动教首,确定了宗教集中活动的地点。道教保留龙门洞、景福山、药王洞、火烧庵道院,佛教保留香山寺,天主教、基督教各在城关镇保留1处教堂,伊斯兰教保留城关镇和固关街清真寺。教徒在当地生产队落户,将失去劳动能力的5人安排在敬老院,其中保吃、保穿、保住、保医、保葬的3人,由所在生产队供养。到1963年,全县各教教徒共440人。1965年,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,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,曾对个别神职人员批斗拘禁,教堂和部分寺庙被占用,宗教活动由明转暗。“文革”中,宗教活动被迫停止。
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随着宗教政策的落实,宗教活动逐渐恢复。1980年,经研究并报上级批准,恢复了城关镇、固关街两个清真寺的伊斯兰教活动,道教、佛教、天主教、基督教的活动也开始恢复。据统计,1980年全县宗教界有上层人士21人,中层人士5人。同年,为了加强宗教工作,县民政局、各社镇还配备了专、兼职宗教管理干部。第九次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后,从1983年起,进一步全面落实党的宗教政策。至1986年,落实了各教的产业,县民政部门还解决了7名神职人员的生活困难。同年9月,县伊斯兰教协会成立。1989年5月,又成立了县道教协会,从而保证了宗教活动的正常进行。
第一节 道教
金、元时期,道士丘处机于金大定二十年(1180)来陇州龙门山(今龙门洞)隐居修道,为龙门派创始人。元太祖十五年(1220)赐神仙号,爵大宗师,掌管天下道教,龙门洞从此名震海内。明、清以来道教发展很快,到处新建庙宇。明洪武初年(1368),在今陇县中学地址修建了城隍庙,在今县招待所地址修建了土地祠。十四年(1381),在今东观川(县粮仓址)修建了东岳庙。正德年间(1506~1521),在今东观川(县电池厂址)修建了凝阳观(又名祖师殿)。万历四十三年(1615),在今县税务局址修建了吴岳庙。清康熙二十六年(1687),在今城内县巡警队址修建了八蜡庙,后在今杜阳乡三教殿村王家沟修建了三义庙。道光年间(1821~1850),在今县剧院址修建了关帝庙,接着在今县物资局址修建了火神庙,在今县幼儿园址修建了马王庙。嘉庆年间(1796~1820),在今西街村委会址修建了三官殿,随后在今城关镇南街口修建了长春观,在今城关粮站址修建了天庆观,在今东南乡郑家沟村修建了万寿观,在北坡村药王洞修建了谷神观,历代共建道教庙观40多处。
民国时期,道教衰落,有的道观被占用,天庆观被改为伤兵医院,城隍庙改建成陇县中学。民国2年(1913)成立县道教协会,由药王洞主持郑信元负责。到1949年,道教主要在龙门洞、景福山、火烧庵、老龙殿、药王洞、蝉耳山、三教殿、杏林寺(今太春口)8处活动,有道士89人。
建国后,道教的活动场所主要集中在药王洞、龙门洞、景福山、土地祠等处。土地改革运动中,教徒与农民群众一样,分得一定数量的土地。农业合作化时期,庙观土地归入所在地农业生产合作社,庙观从教人员亦加入农业社从事生产,走上白食其力的道路。1958年“大跃进”前,全县较大道观仍为8处,有道士85人,道姑2人。1960年,宗教制度改革后,经上级批准确定龙门洞(含景福山)、火烧庵、药王洞为道教活动点,接待香客及旅游者。当时全县有道士74人,道姑2人。“文革”中,道场被砸,不少珍贵文物被毁。1978年以后,景福山、龙门洞、药王洞庙宇逐步整修,景观逐渐恢复,成为旅游胜地,龙门洞成为宝鸡地区八大风景区之一,每年逢会时期,游人达万人之多。
1986年,落实了龙门洞、药王洞的庙产。1986年以后,整修了龙门洞、景福山、药王洞的道路,解决了龙门洞、药王洞的供电、通自来水问题。1987年,龙门洞混元顶毁于焚香火灾,1990年修复。1989年5月,召开了县道教第一次代表会议,选举成立了县道教协会。到1989年底,全县有道士19人,道姑1人。
五十年代,龙门洞监院阎崇德曾任县政协常务委员、全国道协理事等职。八十年代,龙门洞道士田嗣顺为陕西省道教协会委员、宝鸡市政协和县政协委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