凤翔县社会新风录
2011-10-20 14:02:07 来源:三秦游综合 点击:
次
进入论坛
建国后,随着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,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,相互之间平等、团结、友爱。十年“文化大革命” 的内乱和浩劫,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严重创伤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社会风气逐渐好转。出现了许多团结互助、助人为乐、英勇救人、集资办学等好人好事,现辑要记述如后:
和睦家庭
城关镇西大街刘改秀家,全家三代,14口人和睦相处。她虽年过七旬,但仍坚持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。农忙时,儿子、媳妇上地劳动,她在家烧水供茶;冷天烧好热坑,尽量减轻儿媳们的后顾之忧。儿媳们在她的言传身教下,对老人十分孝敬,起去看。老人需要拆洗缝补时,三个儿媳抢着干。每逢演戏、放电影,又是三个儿媳陪着老人一刘改秀老人受人称赞的风格,是树立良好家风的基础。全家尊老爱幼,老小、兄弟、姑嫂、妯娌之间和睦相处。1983年刘改秀出席了省五好家庭代表会。
陈村镇东街村马秀霞家,全家19口人。马秀霞结婚20多年来,象亲生女儿一样孝敬公婆,抚养弟妹。婚后不到5年,婆婆病逝,事前未准备好寿衣,秀霞就把自已陪嫁的棉衣给老人穿。为解除公公的忧虑,她又接过抚养四个弟妹的重担。1966年,7岁的小弟弟患急性肠胃炎,她及时求医诊治,昼夜精心照料,熬药喂饭,体贴入微,直至恢复健康。尔后又操办了四个弟妹的婚事。近年来,她家除抓紧粮食生产外,还增置了磨粉机、碾米机、压面机,广开工副业门路,治穷致富。由于家庭和睦,齐心协力,1983年马秀霞被评为先进代表,出席了省妇联五好家庭代表会。
集资办学
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,群众热心办学蔚然成风。1989年在普及初等教育、改善办学条件的群众活动中,全县集资办学捐款达568万多元。彪角镇散龙村村长徐毓明为修建校舍不幸殉职,为人们称颂。
舍己救人
1983年12月25日,陈村镇水沟村小学四年级学生、少先队员梁凤宁,和几个儿童在水库边挖野菜。同伴郭建卫、郭建强兄弟俩不慎掉进水深近2米的冰窟窿中,凤宁不顾个人安危,脱掉棉衣,向冰窟窿爬去。当接近建卫、建强时,自己身下的冰层破裂,也落入水中。他顺势一游,伸手紧抓建强,让他抓住建卫冒着刺骨严寒,打破冰层,奋力游出水面,救出了郭建强兄弟二人。团县委授予他“优秀少先队员”称号。
共青团员邹永利是董家河乡中学学生。1985年4月30日下午,董家河小学五年级学生谭录娃、谭凤中、谭录勤在村北水库浅水区洗澡,谭录娃和谭凤中滑入2米多深的水中,谭录勤不会浮水,上岸大声呼救。上学路过水库边的邹永利听到,迅速赶来,纵身跳入水中,先救出谭录娃,再跳入水中去摸谭凤中,但几次潜入水下都未找到。这时救上岸的谭录娃因吃水过多,生命垂危。永利毅然上岸,在其他几名小同学的协助下,使其脱离危险。永利在驻地解放军赵新建、肖继虎及在附近劳动的农民连林焕、李明田帮助下又游向谭凤中沉没的地方。谭凤中经打捞、抢救无效死亡。团县委授予邹永利“模范共青团员”称号。号召全县青少年学习他们奋不顾身,英勇救人的共产主义精神。
残疾人自学成才
李生辉,本县糜杆桥乡水沟村人。1976年在暑假期间给生产队牲畜铡草,不慎被铡草机切去了左臂。他身残志不残,决心自学英语。1982年他参加了村上的人口普查工作,将得到的33元报酬买了一台收音机,白天不误劳动,晚上坚持收听英语讲座。1983年5月,他到县五金厂当门卫,一有时间就坚持学习,几位工人师傅资助他买了一台录音机,在工人们资助和鼓励下,他参加了北京外语学院函授和西安外语学院英语刊授学习。在参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英语考试中,获得79分,达到了高中英语程度。1984年农历腊月,向县人民政府领导投书要求工作,经有关干部与他面谈,于1986年2月25日被乡办中学录用为公办代理英语教师。
学雷锋先进集体
姚家沟乡张家山村团支部从1983年起开展扶贫帮困工作,发动全村40多名团员、青年参加这项活动。他们共为五保户、困难户做好事5千多件,拆洗缝补被褥、衣服70多件,收割小麦、玉米370多亩,担水700多担,动员富裕户为12家穷困户借粮3125斤,借钱570元,义务理发400多人次。1984年被共青团陕西省委命名为“学雷锋先进集体” 。
“韩小红学雷锋小组”,凤翔县城关镇中学初二(三)班韩小红等四位,同学从1983年起,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,为镇东街七组五保户张宗义家解忧帮困。不论酷暑、严冬,他们坚持做好事不间断,被群众誉为张大爷的“义务小孙女”。1985年5月,“韩小红学雷锋小组”被评为先进集体,出席了陕西省少年儿童代表会议。
编辑:秦人
相关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