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三秦游网>>民俗风情>>正文
岐山县生活习俗
2011-10-19 23:10:46  来源:三秦游综合  点击: 次  进入论坛
| 更多
    一 服饰
    清末,劳动人民的服饰单调,着家织布大襟袄、大裆裤。男人多惯于冬季穿黑、蓝色,夏季穿白、月白色,长年扎布腰带,年轻人多扎黄色腰带,传说为周文王所留,后为周原人之标志;女人四季着黑、蓝色,只有姑娘和新妇多着自染的绿、红单元色。男人都留有长辫子,妇女则将发梳成“纂纂”悬于脑后,戴耳坠、插钗簪,富豪家女人佩带金银质环钗,穷家妇女多以铜质环钗代之。男人布履为双梁鞋,后为圆口鞋,冬季配以白粗布袜,女人则为粽子型的小尖鞋,裤腿以腿带紧绑,老太婆则以五寸宽的月白色布浆捶得硬板板的,裹在小腿上,中间加扎一道黑色宽腿带,称做“膝裤”。
    建国初期,大襟袄逐渐改成对襟,颜色、衣料与日俱繁,式样日新月异。随着工业的大发展,机织布取代了土粗布。现在,毛呢、化学纤维布料逐渐取代单一的棉、麻布,西服革履已很普遍。辛亥革命以后,男人的长辫子渐被剃除,改为光头;建国后,则时髦留发,发型有平头、偏分、中分、背头等式样,青年多乐于留平头、偏分等发式,亦间有烫发者;中、老年多留背头,妇女的“纂纂”分别变成了双辫或齐耳剪发,现在又时兴烫发,姑娘、少妇多喜欢半烫中的烫发稍、烫“刘海”等发型,中年妇女多乐于全烫。项链、耳坠、戒指重新崛起,风行城乡。
    二 住房
    传统的偏厦在本县一直延续下来,且人们多喜欢住北厦,向阳透光,通风干燥,俗有“居住在北房,冬暖夏天凉”之说。只有富豪之家才建造两面淌水的大房,多保留四合庭院形式,即所谓“前庭房,后楼房,中间客房加厨房”。赤贫者则只能住茅草房或破窑洞,不少人还寄人篱下,租住他人房舍。
    建国后,劳动人民才栖有所归,安居乐业。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劳动人民吃穿有余,修造成风,土木结构被砖木结构所代替,偏厦房逐步被大房所代替。一部分先富起来者则时兴建造楼房,有大屋顶,亦有水泥浇筑平顶,室内水磨石地板,涂料粉刷墙壁,外壁装饰多为套色水刷石或粘贴马赛克、瓷砖,更为富丽堂皇。
    三 习性
    岐地是周礼源地,自古先民素以勤劳、朴实、笃诚、仁义著称。惯于守土,男耕女织,以农为本,兼养猪、鸡、蜂、蚕。学生勤奋悉心,商人注重信用,工匠长于改良,军人勇敢善战。好交朋接友,喜礼义待人,风行夫和妇顺,崇尚子敬孙贤,乐于助人救济,习惯安分守法。
    四 风味
    岐地自古土厚田丰,素以麦、米、菜子油著称,膳食重于主食,副食从来处于配搭和点缀的位置。主食制作精细,花样纷繁,挂面如丝,铡面均匀细腻,作料搭配科学,色、味、质皆佳;岐山臊子面闻名遐迩,有“煎、稀、汪、薄、筋、光、酸、辣、香”的特点。
    民间家家酿醋,以大麦制曲,选小麦、豌豆、小米、高粱等原粮为颗料,配麸皮为附料,堆酿发酵而成,呈酱油色,味道醇厚鲜美,芳香可口,有杀菌、防腐、增食欲、助消化之功能。自种辣椒亦为习惯,膳食中特别突出酸、辣两味。

编辑:秦人
相关链接
三秦影像
更多
 
三秦概况 | 网站简介 | 联系我们 | 网站投稿 | 友情链接 | 意见反馈 | 信息纠错 | 推广合作 | 合作伙伴
Copyright@2010-2011 三秦游网(陕西文化旅游网) WWW.SANQINYOU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.
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:
三秦游群①:3532197   三秦游群②:24288209
三秦游群③:81817349  三秦游群④:70760386
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:
三秦游群⑤: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:146721821
三秦游群⑦: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:146722047
联系/合作电话: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