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头节 二月初二日,俗呼二月二。传为龙王生日,民间都要炒食各种豆子,多以玉米豆为主,意取“金豆开花,玉龙释归”之意,亦用发面制作的棋豆等。女儿新嫁的人家,第一个“龙头节”要给女儿送豆子。
是日,民间习惯于开展一种幽默滑稽的娱乐活动,称“耍仪春”,俗名“抬懒婆娘”。表演者多为村里辈份最高或最低性格活泼诙谐、爱说爱笑的男人。一般扮演一对夫妇,丈夫头戴一顶脱边草帽,眼睛上画幅眼镜,嘴唇上粘两撇八字胡,纸糊一只大荷包,特制一杆又长又大的烟袋,用绳子系起来挂在脖项上,肩扛一把锄头,倒骑不备鞍鞯的毛驴,频频招手点颌,示意招呼懒婆娘跟他上地;老婆头戴一项破包头,左右两颊各画一公鸡头,两眼角用面糊点上眼角眵,挂一幅萝卜、雕成的大耳环,穿一领旧大衫,胸部给扣上一对牛揞眼,罩在大布衫下,腕戴葱白制作的镯子,半躺在一只大笸篮里,里面盛有核桃、大枣之类干果,由五六个小伙抬着走在后边,沿街嬉闹,村里男女老幼,无不凑兴。碰上年轻妇女,懒婆娘就抓一把干果扔给,随之说些令人捧腹的趣话;碰见新媳妇尤甚。整个大街沉浸在笑的海洋之中。嬉闹够了,然后把懒婆娘抬到荒僻处倒掉。懒婆娘要赖着跟回,众人嬉打不要,兴尽方休。意取元宵节前,人们尽情欢乐,妇女几无操持针工,碰上懒婆娘,正月已尽,但其余兴未消,仍眷恋过年光景,懒得动手。二月已值仲春,天暖地开,早是男耕女织的时节,若再怠惰下去,就会被人们唾弃,以便唤醒人们振作精神,勤奋劳作。此活动现已很少见,渐被遗忘。
编辑:秦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