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三秦游网>>民俗风情>>正文
陈仓区戏剧舞台——戏楼
2011-10-16 22:57:27  来源:三秦游综合  点击: 次 进入论坛
| 更多
   陈仓区戏剧舞台舞台(古称戏楼)分大、中、小三类。大型戏楼多建在县城(宝鸡市)、虢镇和庵观寺院等处。楼台距地面高丈余,木板铺就;楼口距后檐墙二丈有五;台口开间宽一丈二尺,两边两间宽各六尺六。木架结构为一扶驮四檩,带一川廊,带角活八担、压担、金刚柱、角杴、角梁。檐口为通担,全摆三出头,九龙压七象头顶十一狼,两层描花园方担子,担子中间二龙戏珠,两边凤打麒麟,檐口柱为圈口牙子。瓦活自接水起,使用狗头、猫头、包口、云瓦、钻花龙脊、盘龙稳、狮子海马、子牙楼、乘钗(避雷针),台口两山墙壁上刻有绊子,与人体比例相当,中型舞台多建于川塬地区村庄,开间一丈一,边间各六尺。木架结构为一扶驮五檩,檐日三出头,带豁担、带猫头花板、过脊斗和圈口牙子,瓦活有莲花脊、张口兽、予牙楼、乘钗、摆山、猫头狗口、接水、包口、云瓦等;小型舞台多建于山区及小村庄,开间一丈一,边间各六尺,檐口有担子、一斗五升、描方、圈口;一般瓦活、印花脊、包口、云瓦、接水瓦。
    戏楼在本县何时起建造,今已无法考稽。据碑文所载,虢镇南门外东侧常宁宫前矗立之戏楼,始于明万历二十一年(1593),其做工精细,雕梁画栋,气势豪华,明柱全由青石雕刻而成,完整保存360余年,于本县解放前夕被国民党军队拆除。清乾隆年间,人称太平盛世,县境大修庙宇,大建舞台之事盛行。周原塬区一个仅200多户偏僻小村,修建戏楼2座,县城和虢镇20座,不少名山寺院和大村大社都建起了戏楼,到同治元年(1862),县境有各类戏楼500余座。后因连年战乱焚烧,拆除大半,到民国末年仅存戏楼212座。
   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,原戏楼建造形式已远不能满足今戏剧表演,除保留县功安台、蟠龙东壕、千河司家崖、通洞孟家原、双白杨陈家庄、马营郭家庄和颜家河7座古建外,其余全部拆除或改作它用,代之以宽敞大方的影剧场、剧院、礼堂等新式舞台。据1987年统计,全县各地新建各种结构舞台达302座。其中较大者,始于1950年县人民政府投资兴建的露天剧场——群众堂,台厅12间,两侧跨厦房10间,均为土木结构,供文艺演出和群众集会使用。1956年,由李儒、田衡等52人集资3万余元,县国药商店资助1万元、县财政拨款1860元,修建县剧院1座,内设连椅座位720个。1964年冬,县财政拨款2万元重修舞台和演职人员宿舍。1985年,因舞台年久,危在旦夕,县人民政府总投资136.27万元,在原址重建剧院,同年10月20日破土,1987年建成,总面积2569平方米,舞台280平方米。为钢混结构。剧院由舞台、侧台、化妆室、观众厅、前厅和演职人员宿舍楼等部分组成,前厅二楼附设放映室,能随时放映电影及幻灯。场外安有可调聚光灯72盏,配有音响和调光器各1部;舞台上设幕布4道,可供演出随时变换使用;池内设单人座椅1014个,县上重大集会和大型文娱活动,均在此举办。

编辑:秦人
相关链接
三秦影像
更多
 
最近更新
 
图文阅读
 
陕西景点
 
陕西美食
 
陕西特产
 
三秦概况 | 网站简介 | 联系我们 | 网站投稿 | 友情链接 | 意见反馈 | 信息纠错 | 推广合作 | 合作伙伴
Copyright@2010-2011 三秦游网(陕西文化旅游网) WWW.SANQINYOU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.
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:
三秦游群①:3532197   三秦游群②:24288209
三秦游群③:81817349  三秦游群④:70760386
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:
三秦游群⑤: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:146721821
三秦游群⑦: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:146722047
联系/合作电话: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