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三秦游网>>概况介绍>>正文
陈仓区工商行政管理(1)
2011-10-16 21:35:51  来源:三秦游综合  点击: 次 进入论坛
| 更多

第一节 市场管理
    民国三十一年(1942)9月,本县始设工商科管理市场。
   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县设工商科。1958年,工商行政业务并人县商业局。1979年10月31日,设县工商行政管理局至今。
    1.集市。清乾隆三十一年(1766),县城(今宝鸡市中山路)东街、西街俱每日市,虢县镇双日市,阳平镇单日市,邸店镇单日市,马营镇双日市,贾村镇双日市。民国三十年(1946),以县城镇(中山东路、龙泉巷)、渭滨镇(今建国路市场)、新市镇为最繁华的每日市,三镇占据交通要冲,可谓万商云集之地,其次,渭北有:车辙镇单日市,金陵店每日市,十里铺每日市,底店镇单日市,聚庆桥(今桥镇)单日市,贾村镇双日市,虢镇双日市,阳平镇单日市。渭南有:马头街单日市,晁峪镇双日市,益门镇单日市,马营镇双日市。岭南有:东河桥单日市,嘴头镇一、四、七日市,塘口三、六、九日市。
   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,本县有虢镇、阳平、马营、天王、虢镇火车站、晁峪、坪头、固川、贾村、桥镇、拓石、香泉等12个集市。1985年,全县除以县城为中心、最大的每日市虢镇外,还有虢镇火车站、李家崖、阳平火车站、阳平街、天王、三九信箱、九四信箱、马营、七一信箱、潘家湾、贾村、桥镇、蟠龙、县功、新街、市床单厂、坪头、晁峪、赤沙、香泉、拓石、通洞等22个。1987年新增虢镇东门外和南皋村集市,全县共有集市25处,1988年增到28处。
    2.集市建设。民国前及建国后较长一段时间,集贸市场建设不被人们所重视,多为交易双方择交通要道或人口稠密之地交易商品,久而久之,定点形成摊位,或自投资金修建店铺进行座商经营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县人民政府重视集贸市场建设。据1987年统计,共投资165.68万元,新建市场面积81356平方米。1989年,投资156.83万元,新建4131平方米,使新建总面积累计达到85487平方米。
    3.交易范围。民国以前,农村集镇交易以农产品和副产品为主要交易内容,辅以生活日用品和小型铁木制农具等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2年恢复时期,随着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建立与发展,集市交易范围不断增加和扩大,除农副产品及小型农具外,大批工业品源远不断地进入农村集贸市场,满足农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。
    1953年以后,随着国家对农业、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工作,农村集市发展受到限制,特别是粮、棉国家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后,集市交易范围越来越小。1958年农村“公社化”后,农副产品统购、派购品种逐年增多,加之对个体经营者限制过死,集市交易范围越来越小,特别自1964年12月29日县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粮食、薯类、肉、蛋、禽、辣椒、蜂蜜、核桃、生漆等农副产品交易的9条《规定》之后,农村集贸市场一片萧条。这种统得过多、管得过死的做法,一直延续到七十年代末。
   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随着改革、开放政策的贯彻执行,集市贸易在“管而不死,活而不乱”原则指导下,交易范围逐步扩大。至今,除国家有明文规定的文物、外币、金银手饰制品(含珠宝玉器)、淫秽书画(含唱片、照片、录音带、录像带)、迷信用品及各种假冒伪劣商品等,不能进入集市交易外,其余均允许生产者、经营者直接进入市场交易,极大地活跃了集市贸易。据统计,1979年全县集市贸易成交额576.43万元,1980年成交额727.2万元,比上年增长26.16%。1985年,全县集市贸易成交额达2309万元,比1984年增长59.57%,比1979年增长3倍。1989年,全县集市贸易成交额达到8448万元,比1988年增长14.97%,比1985年增长2.66倍,比1979年增长13.66倍。
    4.检查监督。建国初期,虢镇市场由工商联和镇政府确定专人,对市场进行检查监督工作。主要抓取缔牙行(经纪)、统一度量衡、商品明码标价、统购统销后,制止粮棉油上市等项检查监督工作。1956年,全县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,错误地认为集市贸易已不需要,市场检查监督偏严,甚至取消部分地区集市贸易。1957年,县人委《关于加强农村自由市场领导与改进市场管理工作的意见》下发后,市场交易渐有恢复。但不久在“大跃进”、“公社化”运动冲击下,集市贸易被关闭。1959年9月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发出关于组织农村集市贸易的指示后,虽在虢镇、天王、县功、坪头等地利用古会,先后举办物资交流会,引导集市贸易恢复和发展,但收效甚微。到“文革”动乱十年,一只鸡、一斤葱要拿到市场出售,要按照“资本主义倾向”批判,集市贸易基本停滞。
   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国家相继颁布《城乡集市贸易管理办法》、《食品卫生法》、《家畜家禽防疫条例》等有关法规后,市场检查监督逐步走上制度化轨道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市管人员在抓好市场精神文明建设和服务(设服务亭、监督台、公平秤、意见簿)工作的同时,依照法规对经营者加强了营业执照、经营范围和经营作风的检查监督工作,查处了一批批投机倒把、欺行霸市违法案件。1979年,全县市场各类违法案件达1752起、1784人,其中投机倒把案50起、65人,罚款1742元。1980年查处各类案件120起,其中投机倒把案36起、罚款8715元。1981年查处各类案154起,其中投机倒把案71起、124人(起诉7人),罚款32512元。1982年查处各类案件207起,其中投机倒把案件68起、罚款69415元。1983年查处各类案件196起,其中投机倒把案27起、罚款16656元。1984年查处各类案件108起,其中投机倒把案3起、罚款12768元。1985年查处各类案件179起,其中投机倒把案15起,罚款15750元。1986年查处各类案件210起,其中投机倒把案11起。1987年查处各类案件193起,其中投机倒把案13起,罚款30264元。1988年查处各类案件124起,共罚款12.68万元(其中罚款6.95万元,罚没物资折价款5.73万元)。1989年重点是查处破坏国家计划、倒卖重要生产资料和紧俏耐用消费品、制售假冒商品,尤其是制售破坏农业生产的假农药、假化肥、假种子和有损人身健康的假药品、假劣食品等,共查获假劣磷肥426吨,假酒32259瓶、假冒名牌香烟650条、假肥皂6600条,共查处各类案件129起(其中万元以上的2起,千元以上38起)、罚款22.18万元。

[1] [2] [3] 
下一页


编辑:秦人
相关链接
三秦影像
更多
 
三秦概况 | 网站简介 | 联系我们 | 网站投稿 | 友情链接 | 意见反馈 | 信息纠错 | 推广合作 | 合作伙伴
Copyright@2010-2011 三秦游网(陕西文化旅游网) WWW.SANQINYOU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.
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:
三秦游群①:3532197   三秦游群②:24288209
三秦游群③:81817349  三秦游群④:70760386
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:
三秦游群⑤: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:146721821
三秦游群⑦: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:146722047
联系/合作电话: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